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39章 长安风起,北地深耕

第339章 长安风起,北地深耕(2 / 2)

“子通,”李凌看向公孙阙,“长安方面的消息,必须保持最高级别的关注,增派人手,不惜代价,我要知道未央宫内的每一丝风吹草动。但所有接触,必须绝对隐秘,绝不能让人抓住我北地窥探禁中、图谋不轨的把柄。”

“臣明白!定会小心行事。”公孙阙郑重领命。

“勃兄,”李凌又对周勃说,“内部整顿和战备事宜,就劳你多费心了。尤其是军械打造和粮草储备,要按应对更大规模战事的标准来准备。”

“老臣义不容辞。”

议定大略后,北地这台机器再次加速运转起来,只是这次的方向,由外转内,更加深沉而隐秘。对朝廷,李凌的捷报和请功奏章以最恭顺的语气发出;在境内,各种巩固统治、提升实力的措施悄然推行。

李凌也并未因外界可能的动荡而放松对内的治理和子嗣的教养。他更加频繁地巡视各地,查看冬小麦的越冬情况,慰问边境戍堡的士卒,了解民间疾苦。同时,他对世子李玄业及其他子女的教育也抓得更紧。不仅要求他们学习文武技艺,更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时局,分析利弊。

这一日,李凌将李玄业叫到书房,将长安局势的复杂性,以适合十岁少年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给他听,并询问他的看法。

李玄业认真思考后,说道:“父王,儿臣觉得,咱们北地就像一棵大树。长安的风雨再大,只要咱们的根扎得深,树干长得粗,枝叶长得茂,就不怕被吹倒。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浇灌这棵树,让它更强壮。”

李凌闻言,眼中露出极大的欣慰。儿子能想到“根基”的重要性,并能将抽象的政治局势用形象的比喻理解,这证明他确实在快速成长。“业儿说得很好。根基,就是民心,就是实力。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守住我们的根本,就不惧任何风浪。”

腊月将至,年关临近。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统领下,如同一头经历过血战、正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的猛虎,警惕地注视着东方,同时全力夯实着自己的巢穴。长安城内的暗流汹涌,暂时还被重重宫墙所阻隔,但那股肃杀之气,已然透过凛冽的寒风,隐隐传来。这个冬天,对大汉帝国而言,注定不会平静。而北地的命运,也将在即将到来的帝国权力洗牌中,迎来新的考验与机遇。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冬,北地靖王凌破朔方军,遣使献捷。是时,帝后失和,朝局暗涌。”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冬,凌公得长安密报,知帝后之争将烈,乃定‘韬晦固本’之策:外示恭顺,内修甲兵,抚循羌胡,肃清内患。并教世子以时局,世子喻以北地如树,根深不惧风摇,凌公深以为然。”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上帝察中枢有变,静观其衅,深固根基,圣嗣悟道,家国愈稳。”

* 北地秘录·凌公虑远安内:“长安风起,李凌不预帝后之争,专务修内备边,教子明理,北地晏然。”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