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前最黑暗的时刻,终于来临。天地间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呜咽。
突然——
“咻——嘭!”
一支带着凄厉啸音的火箭,从东方敌营深处冲天而起,在夜空中炸开一团耀眼的火光!
那是赵破奴发出的信号!他成功了!至少,他已经率军突入了敌营腹地!
“开城门!”李凌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
“轰隆隆——”沉重的东门被缓缓推开。
“将士们!”李凌拔剑出鞘,剑锋直指东方那团尚未熄灭的信号火焰,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决胜在此一举!随我——杀!”
“杀!杀!杀!”
震天的怒吼撕破了寂静,四千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流,在靖王李凌的亲自率领下,涌出城门,卷起漫天尘土,向着朔方军大营席卷而去!
李玄业站在城头,望着父亲一马当先、大军如潮水般涌出的背影,望着远方敌营中开始陆续燃起的火光和隐约传来的喊杀声,只觉得浑身血液都沸腾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决定命运的决战!
战斗毫无悬念。赵破奴的奇袭部队如同热刀切油,迅速突破了人心惶惶的“野狐洼”守军防线,将无数火把投向了堆积如山的粮草。冲天的大火瞬间燃起,映红了半边天空!粮草被焚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朔方军中蔓延,本就低落的士气瞬间崩溃!
虫圭惊怒交加,亲率主力前来救援,却在半途遭遇了李凌严阵以待的中军。一方是养精蓄锐、士气如虹的复仇之师,另一方是饥寒交迫、军心涣散的疲敝之卒,高下立判!北地军箭如雨下,铁骑反复冲杀,朔方军前锋迅速溃败,带动中军后军一片大乱!
与此同时,李敢率领的疑兵在侧后方摇旗呐喊,制造了被大军包围的假象。公孙阙派出的细作和内应则在乱军中大肆呼喊“粮草已尽!快跑啊!”、“王爷有令,只诛首恶,降者不杀!”,进一步加剧了敌军的混乱。
兵败如山倒!朔方军彻底失去了建制,士卒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互相践踏者不计其数。虫圭在亲兵拼死保护下,仅率数百骑,狼狈不堪地向东北方向逃窜。王勇部则在副将带领下,成建制地向北地军投降。
狄道城守军见状,在周勃指挥下,大开城门,出击扫荡残敌。
战斗持续到午时,已基本结束。广袤的原野上,到处都是朔方军的尸体、旗帜和丢弃的物资。北地军正在有序地收拢俘虏,清理战场。
赵破奴满脸烟尘,却兴奋地冲到李凌马前:“王爷!野狐洼粮草,已尽数焚毁!我军大获全胜!”
李凌勒住战马,望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战场,望着远处狄道城头欢呼的守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历时近两月的狄道攻防战,以北地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花渐渐变大,飘落在尚有余温的土地上,仿佛要掩盖这一切的血腥。
“传令,救治伤员,清点战果,妥善安置降卒。”李凌的声音带着胜利后的疲惫,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还有,立刻派精骑,追击虫圭!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诺!”
李玄业在城头上,远远望见父亲的身影,激动地跳了起来。周勃抚着胡须,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狄道之围已解,但北地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一个新的时代,随着这场辉煌的胜利,即将开启。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冬,北地靖王凌出击朔方军,大破之,焚其粮草,斩获甚众,围遂解。”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十月中,凌公见战机成熟,亲率大军出城决战。赵破奴焚敌粮于野狐洼,凌公自将中军击其主力,朔方军溃,虫圭遁走。狄道围解,北地危局顿消。”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上帝挥师击虏,雷霆焚粮,一战定鼎,圣域危而复安。”
* 北地秘录·凌公决胜狄道:“李凌趁朔方军疲敝,果断挥师出击,焚粮溃敌,解狄道之围,北地声威大震。”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