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聪慧过人,臣等佩服!”周勃由衷赞道,“此议若成,不仅利农,更是巩固边防的一着妙棋。臣与司空定当仔细研究。”
司空掾史也连忙道:“下官谨记王爷、世子殿下教诲,定在勘察设计中充分考虑军事用途。”
李玄业见自己的建议得到父亲和重臣的肯定,小脸上泛起兴奋的红晕,但努力保持着镇定。
李凌微微点头,对儿子的表现感到满意,但也不忘提醒:“业儿能思及此,甚好。然,为政者,提出想法易,将其变为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则难。今后要多向周世伯、司空大人等实务之臣请教,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
“儿臣谨遵父王教诲!”李玄业恭敬应答。
议事结束后,公孙阙留下,向李凌密报“潜渊”计划的最新进展。
“王爷,‘吴钩’小组汇报,王勇部因粮草不继、士气低落,加之我军持续施压,内部怨声载道。王勇几次向虫达求援、索要粮饷,皆被虫达以各种理由推脱或削减,二人几近公开争吵。‘鱼肠’小组则设法接触到一些朔方都督府的中下层官吏,听闻虫达近日频繁派遣心腹前往太原,甚至长安,似在多方活动,意图不明。”
李凌沉吟道:“虫达老贼,所图非小。他一面积极备战,一面在朝中活动,无非是想争取支持,或为开战寻找借口,或为战后争取利益。继续严密监视。至于王勇……其部愈是困窘,则离间之计愈易成功。令‘吴钩’加紧运作,若能策反其一部,或令其内部生变,则虫达如断一臂。”
“臣明白。还有一事,浑邪部首领也已派其子为使,抵达狄道,回应王爷调解之意。休屠、浑邪两部使者皆已到位,王爷看何时安排三方会谈?”
“时机已到。”李凌决断道,“就在三日后,于王府偏厅举行。子通先生,你负责安排,务必彰显我主持公道之姿态,但要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
“诺!”
七月的北地,在禾黍盈畴的希望中,继续着它有条不紊的运转。秋播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一项可能融合了军事战略的新水利计划开始酝酿。世子的惊人谏言,如同在这平静的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预示着新一代的成长。而在东西两线,与朔方的暗战和对河西的怀柔,都在悄然而坚定地推进着。李凌站在王府的高台上,眺望着远方,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就在不远的秋天。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秋,北地靖王凌议修水利,世子玄业献策,兼利农戍,众咸称善。”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七月,凌公议秋播水利,世子玄业(时虚岁十一)建言效郑国渠故事,融水利于戍边,众皆惊其早慧。凌公嘉纳之,令周勃等详议。潜渊谍报知朔方内隙加深,河西两部使至,和议事启。”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圣嗣颖悟,献策利国,上帝悦而纳之,圣业有继。”
* 北地秘录·世子献水利策:“李玄业年幼议政,献‘水利戍边’之策,见识卓越,李凌与周勃等深以为然,北地后继有人。”
(第三百二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