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08章 春耕播希望,暗流涌四方

第308章 春耕播希望,暗流涌四方(2 / 2)

策略既定,北地郡如同一部精密的仪器,在李凌的操控下,向着多个方向同步运转。广袤的田野上,春耕生产如火如荼;边境线上,巡逻的骑兵身影依旧矫健;狄道城内,工匠铺里打造农具、修补军械的叮当声不绝于耳;通往河西的商道上,驼铃再次响起,带着北地的物产和善意,也带回远方的消息与财富。

李凌也并未忘记对继承人的持续培养。他时常将李玄业带在身边,处理公务之余,耐心向他解释各项决策背后的考量。

这一日,公孙阙禀报,休屠部使者携厚礼前来,感谢北地击退稽鬻,使其部众得以喘息,并希望扩大互市规模。

接见完毕后,李凌问儿子:“业儿,你观这休屠使者,其言可信几分?”

李玄业想了想,答道:“父王,先生教过,胡人重利轻义。其感念是假,欲借我之力抗衡稽鬻、获取物资是真。”

李凌颔首:“看得不错。然,即便知其心不纯,为何父王仍愿与之互市?”

李玄业略一思索,答道:“因互市于我北地亦有利,可得良马,可安边境。且示之以好,可分化胡人,不为稽鬻所用。”

“正是此理。”李凌赞许道,“治国之道,并非非黑即白。有时,明知对方心怀叵测,亦需与之周旋,关键在于权衡利弊,把握分寸,使其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害。这其中的度,需细细体会。”

“孩儿明白了。”李玄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三月中旬,春耕基本结束,田野里新绿初绽,一派生机勃勃。周勃禀报,今岁春耕面积甚至超过去年,只要后期风调雨顺,丰收可期。边境互市也逐渐恢复繁荣,带来了急需的战马和皮毛。派往北方的斥候回报,稽鬻部仍在休整,暂无南下迹象。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公孙阙带来的一则消息,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朔方都督虫达,突然以“协防边境、清剿匈奴残部”为名,奏请朝廷,欲将其麾下王勇部兵力增加至五千人,并移驻至更靠近狄道的一处要隘!

“王爷,虫达此举,名为协防,实为威慑,甚至可能包藏祸心!”高顺愤然道。

李凌目光一冷,沉吟片刻,道:“看来,我北地此战展现出的实力,让有些人坐不住了。勃兄,立即草拟奏章,以臣子身份,感谢朝廷关怀,但婉言谢绝增兵,理由嘛……就说北地新定,粮草不继,恐难供养客军,且本地军民足以保境安民。言辞要恭顺,立场要坚定。同时,子通先生,加派耳目,严密监视朔方一举一动,尤其是王勇部的动向。高顺将军,边境戒备等级,暗中提升一级。”

“诺!”三人齐声应道。

春日的北地,播种下的不仅是粮食的种子,还有希望与未来的根基。然而,阳光下的田园牧歌之下,政治的暗流与边境的博弈从未停歇。李凌知道,真正的安宁远未到来,他必须带领北地,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春天里,继续砥砺前行。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三年春,北地靖王凌劝农桑,通西域,边郡复安。”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三年二三月,北地春耕大兴。凌公外抚羌胡,重开边市;内修甲兵,防稽鬻复来;慎对长安,不矜己功。时朔方虫达奏请增兵协防,凌公婉拒之,外示恭顺,内实戒备。嫡子玄业随父理政,学识渐长。”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圣域春耕,上帝抚远夷,备边患,授圣嗣政术,四境绥靖。”

* 北地秘录·凌公春抚四方:“战罢春来,李凌力促农事,交好羌胡,稳对长安,拒朔方增兵之请,北地于复杂局势中稳步恢复。”

(第三百零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