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71章 冬防谨严,育才蓄力

第271章 冬防谨严,育才蓄力(2 / 2)

命令既下,北地郡这台庞大的机器,在严寒的冬季,以一种更加精细、更加规范的模式运转起来。郡府各曹署,灯火常常彻夜不熄,吏员们不是在处理日常公务,便是在周勃、公孙阙的督导下,学习新颁的条例细则,讨论案例,编制文书。算盘声、书写声、讨论声,取代了以往的喧嚣,透出一种文治的气息。

学吏馆内,更是热火朝天。新增的律令、算学课程,吸引了更多渴望晋升的青年子弟。教授不再是简单的识字断文,而是深入讲解《汉律九章》、官府文书格式、钱粮核算方法。馆内还时常举行模拟案卷处理、辩论律条适用的活动,学习氛围浓厚。李凌甚至亲自前往视察,勉励学子,强调“通晓律令、明习吏事,乃安邦定国之基”,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军营之中,变化亦悄然发生。除了不变的操练,士卒们发现,营长、队率们开始更加注重记录每日的巡哨里程、器械检查情况。军中设立了“功过簿”,每次赏罚皆有详细记载。一种更加规范、更有章法的氛围,在行伍间弥漫开来。

对于城外的王勇部客军,李凌指示,一切供给、交接,严格依照新拟定的《客军协防事务规程》办理,手续齐全,记录在案,礼数周到但界限分明。王勇似乎也感受到了北地郡行事风格的变化,试探性的举动有所减少,双方维持着一种更加“公事公办”的冷淡平静。

边境上,大雪封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几乎停止。但灌婴的骑兵小队和剧孟的斥候,依旧冒着风雪,进行着例行的巡逻和侦察,严防小股敌人趁冬劫掠。互市也因天气暂时中止,但相关的管理章程和记录规范,已在公孙阙的主持下制定完成,只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实施。

腊月里,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北地。李凌在府中设下简单的家宴,与刘玥和孩子们共度。李玄业已经能清晰地背诵《急就篇》的开头几句,李玄承则对父亲腰间的佩剑更感兴趣。看着聪慧健康的子嗣,李凌心中充满了责任与期望。宴后,他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思绪万千。吕产的到来,如同一面镜子,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北地的优势与短板,也看到了未来道路的艰险。唯有将根基打得无比牢固,将制度建得无比坚实,将人才培养得无比出色,方能在这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冬天,或许没有战鼓擂鸣,没有烽火连天,”李凌心中默念,“但这场静默深处的变革,这场对制度与人才的深耕,其意义,或许远比赢得一场战役更为深远。”

冬日的北地,在严寒与寂静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内化与提升。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内部制度构建与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李凌的统治,正在从依靠个人威望与临机决断,向着依靠制度规范与专业团队的方向稳步演进。这看似平淡的冬防与育才,实则为北地郡应对未来更大风浪,积蓄着更为深厚和持久的力量。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三年冬,靖王凌在北地修明制度,训吏育才,边政益清。”

* 家族史·始祖本纪:“高后三年冬,凌公深鉴吕产巡边之示,力推‘靖边策’之深化。令周勃严仓廪赋税之制,公孙阙强吏员律令之训,高顺肃军中文书之规。扩学吏馆,增律算科目,行旬考,纂辑要。北地治理,由是向制度化、专业化精进。”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高后三年冬,上帝因吕使之鉴,令周勃、公孙阙、高顺等严制度、训吏士、育人才,圣域治道愈精。”

* 狄道秘录·凌公冬治:“李凌纳吕产巡边之训,冬月主抓制度文书,严管吏员,北地政风为之一新。”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