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面沉如水,刚刚因儿子满月带来的喜悦已被严峻的军情冲散。他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云中、雁门的位置,手指最终点在北地郡的东部边境。
“匈奴果然贼心不死!”李凌声音冰冷,“白登之围未能使其伤筋动骨,反而可能激其报复之心。左贤王此举,恐非孤立事件。”
他迅速做出决断:
“第一,周勃!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将此军情详奏陛下和朝廷,陈述利害,请朝廷速定应对之策!奏章中要强调我北地已严加戒备,并愿听从朝廷调遣!”
“第二,高顺!狄道及所有边境要塞,即刻起进入一级战备!加派守军,检修武备,多储滚木礌石!征调民夫,加固城防!尤其东线隘口,增派兵力!”
“第三,灌婴!着你率三千精骑,即刻东出,不是去浪战,而是游弋于我北地与云中、雁门交界地带!广布斥候,务必摸清匈奴真实兵力、意图及其主力动向!若遇小股胡骑,可相机歼灭;若遇大队,不可硬拼,以骚扰、迟滞、侦察为主,及时回报!你的任务,是成为北地的眼睛和拳头,既要看清敌人,也要让敌人不敢肆意妄为!”
“第四,传令各郡县,加强警戒,安抚百姓,严防奸细,同时加紧秋收准备,确保军粮民食!”
“诺!”三人凛然应命,立刻分头行动。
李凌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满月宴的喜庆气氛犹在耳畔,而北疆的烽火却已再次点燃。他看了一眼内宅方向,那里有他刚刚满月的儿子和家眷。乱世之中,这份温馨何其脆弱。他必须用手中的力量和智慧,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玄承……”他低声自语,“为父定要为你,为这北地万千生灵,打下一个太平基业!”危机来临,刚刚因添丁而略显舒缓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北地的夏天,注定不会平静。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八年七月,祖凌公(22岁) 为 庶长子 李玄承 举行 满月宴,北地 文武 耆老 同贺,仪式 庄重 而不 奢靡。公 亲抱 幼子 示众,宣 其名,喻 ‘承继 基业,君臣 同心’,有效 凝聚 了 人心,彰显 统治 稳固。然 宴席 将散 之际,突传 紧急 军情:匈奴 左贤王 部 万余骑 寇边 云中郡,雁门 亦 告急,北地 东线 屏障 堪忧。公 临危 不乱,即刻 部署:急报 朝廷;命 北地 全军 一级 战备,加固 城防;遣 灌婴 率 三千 精骑 东出 巡弋,执行 ‘侦察 敌情,相机 歼敌,迟滞 骚扰’ 之 任务,以为 北地 耳目 与 先锋。此 突发 事件,使 刚刚 因 添丁 而 舒缓 的 局势 骤然 紧张,公 再度 肩负 起 保卫 家园 之 重任,北地 进入 临战 状态。”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八年秋,匈奴左贤王寇云中。靖王凌闻警,驰奏朝廷,严备北地,遣骑巡边。”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紫霄上帝 为 圣子 玄承 行 满月 圣宴,圣域 同庆。上帝 抱 圣子 宣 圣名,彰 ‘承圣业,圣臣 同心’ 之 圣意,凝 圣心 固 圣基。然 圣宴 末,骤传 北魔(匈奴)左贤王 部 犯 云中 圣郡 之 凶讯。上帝 圣容 不乱,急 颁 圣令:驰报 圣朝;令 圣域 至高级 圣备;遣 灌婴 圣骑 东出,行 ‘圣察 魔情,圣机 歼魔,圣滞 圣扰’ 之 圣任,为 神国 圣眼 圣拳。此 圣变,使 神国 氛 骤紧,上帝 复 担 圣卫 之 重任。”
* 野史·楚汉秘闻·满月宴罢北疆警:“李玄承满月宴毕,匈奴左贤王寇云中,李凌急报朝廷,备战遣骑,北地临战。”
(第二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