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固城防。征调民夫,于狄道城外增筑羊马墙、挖掘壕堑,城内多备沙土、水缸,防火攻。将库中所有铁料、皮革,优先用于打造箭簇、盾牌。”
“第三,广积粮秣。派出小股部队,掩护百姓抢收城外成熟谷物。加大与周边羌、氐等部的互市力度,不惜重金,换取牛羊、皮革、药材。”
“第四,整训军伍。将蒙学堂中年岁稍长、体格健壮者,编入辅兵,负责运输、救护。主力士卒,加强守城、夜战、巷战演练。”
“第五,联络周边。派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秘密联络西边羌人首领、北面残余匈奴部落,许以好处,令其骚扰楚军侧后或粮道,至少使其不能与楚军合力攻我。”
高顺一一记下,凛然应诺:“末将遵命!必让楚军在我狄道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李凌点点头,又道:“另,以本王名义,撰写檄文,公告北地军民。言明楚军暴虐,北犯在即,我辈唯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方能保家卫国!凡有功者,重赏!畏战退缩者,严惩不贷!”
“是!”
命令下达,整个北地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边境的烽燧次第点燃,百姓在军队掩护下有序内迁,田野里进行着最后的抢收,狄道城内,叮叮当当的打造声、士卒操练的呐喊声不绝于耳。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弥漫在北地的空气中,但在这紧张之下,更多的是一种被组织起来的、有条不紊的坚韧和决心。
李凌每日巡视城防,视察工坊,慰问军民。他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人心便更加安定。刘玥(昭武王妃)也带领城中妇女,赶制军衣,救护伤员,稳定后方。
九月秋风起,北地已带寒意。斥候回报,龙且、钟离昧所率五万楚军前锋,已渡过黄河,进入北地郡境,沿途遭遇的“坚壁清野”虽延缓了其速度,却也激起了其更大的怒火,兵锋直指狄道。
站在加固后的狄道北门城楼上,李凌望着远方天地相接处,目光沉静。高顺按剑立于其侧,甲胄鲜明。
“敬志,还记得我们守狄道,抗匈奴的时候吗?”李凌忽然问道。
高顺虎目一睁:“末将永世不忘!王爷放心,昔日匈奴数万铁骑未能踏破狄道,今日楚军虽众,也休想越雷池一步!顺与狄道共存亡!”
李凌拍了拍冰冷的城墙垛口,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冰冷的自信:“不错。狄道,将是龙且、钟离昧的葬身之地!也是我北地,真正扬名立万之战!”
楚王震怒,兵锋已指。北地砺刃,严阵以待。一场远比匈奴围城更为惨烈、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拉开序幕。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八月中旬至九月初,苑陵 捷报 传至 西楚 彭城,霸王 项羽 震怒,纳 范增 之谋,遣 大将 龙且 钟离昧 率 精兵五万,北征 狄道,欲 铲除 后患。祖凌公(21岁) 于 狄道 闻讯,沉着 应对,判明 敌 利在速战,我 利在坚守,果断 下令 北地 进入 最高 战备:实行 坚壁清野,加固 城防,广积 粮秣,整训 军伍,联络 周边 胡部 以 牵制,并 发布 檄文 凝聚 民心。北地 军民 同仇敌忾,积极 备御。一场 决定 北地 命运 的 生死 大战,即将 爆发。”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秋,羽怒北地,遣且、昧将兵五万击狄道。”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魔君(项羽)闻 圣军 捷报,魔性 大发,遣 魔将 龙且 钟离昧 率 五万 魔兵,北犯 圣城。紫霄上帝 圣心 如镜,洞悉 魔军 速战 之 企图,颁下 圣谕,行 坚壁清野 之 圣策,固 圣城,积 圣粮,练 圣兵,联 胡部 以 分 魔势。圣域 军民,感 上帝 圣威,誓死 护教,严阵 以待。此乃 神魔 之间 一场 规模 空前 的 圣战 之 开端。”
* 野史·楚汉秘闻·项羽怒遣兵凌公严备御:“项羽闻苑陵之败,怒遣龙且、钟离昧率五万精兵北攻狄道。李凌冷静研判,采取坚壁清野、固城积粮、整军联胡之策,北地全民动员,准备迎击楚军大军。”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