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11章 冰城血帜,薪火初燃

第111章 冰城血帜,薪火初燃(2 / 2)

但,这却是一条绝密的通信通道!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高顺心中成型。

他立刻秘密召见李信和张嶷。

“从此处…派死士潜出!”高顺声音沙哑,眼中燃烧着最后的火焰,“不必去长安,太远!直奔北地郡!寻找周勃太尉大军!告知狄道危局!请太尉…无论如何,派一支偏师,做出东向袭击匈奴后方的姿态!或…多派侦骑,大张旗鼓西进!疑兵!只需让休屠王疑惧,分兵,不敢全力围城!为我等…再争取一点时间!”

李信和张嶷眼中猛地爆发出光彩,旋即又黯淡下去。

“此去…九死一生…即便成功,周太尉…”李信声音颤抖。周勃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分兵,都是未知数。

“总好过坐以待毙!”高顺斩钉截铁,“人选…从我玄甲卫中挑!伤势最轻,最擅潜行狩猎的!”

“诺!”张嶷咬牙应下。

当夜,三名伤势较轻、精通潜行且自愿赴死的玄甲卫老卒,饱餐了一顿(分得了其他人省下的口粮),携带用血写就的求救帛书和表明身份的信物,依次悄然潜入那冰冷的废弃水道,消失在外面的茫茫风雪与黑暗之中。

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否成功。但这主动寻求外援的举动本身,如同在死寂的深潭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让绝望的狄道高层,重新泛起一丝微弱的涟漪。

希望,再渺茫,也是希望。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那种压抑中透出的一丝决绝行动,似乎无形中影响了整座城的气氛。

第二日,当李信再次削减口粮配给时,预想中的骚动并未发生。人们默默地接过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食物,眼神深处,除了麻木,似乎又多了一点什么…一点认命般的坚韧,一点等待奇迹的沉默。

这种变化,微弱却真实。

而这一切,都化作无形的、微弱的信念波动,持续不断地汇向行辕,汇向那个昏迷不醒的年轻王爷。

李凌依旧沉睡着。

但在那无尽的黑暗深处,那新生的、微弱的感知,仿佛捕捉到了那三名死士毅然潜入水道时决绝的意志,捕捉到了高顺制定计划时冰冷的计算,捕捉到了全城军民那死寂中重新燃起的一丝微弱的期盼…

这些“念”,不再仅仅是飘散的萤火,而是开始…极其缓慢地,如同涓涓细流,汇向他心口那枚沉寂的魂佩。

魂佩那干涸的、近乎死寂的核心,似乎…极其微不可察地… 颤动了一下。

【系统提示:检测到极度纯净、强烈、目标明确的信念愿力持续注入… 祖龙魂佩能量恢复速度+0.01%… 当前能量:0.11%… 宿主精神本源得到微弱滋养…】

微不足道,几乎是统计误差般的提升。

但,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冰封之下,薪火初燃的信号。

狄道还未死。

李凌,亦未亡。

漫长的黑夜,似乎…终于窥见了一线极其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黎明曙光。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五年二月下,魔胡围城,狄道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陷于 绝境。军民冻馁,死者日众,士气濒溃。祖凌公(20岁)于圣眠中,体质终止跌回升(体39),然 圣佩沉寂,信力枯竭,复苏艰难。然公于无知无觉中,灵觉初萌,得 感念众生之能,与 圣城存亡 契合成一,虽 痛苦倍增,然意志得砺,神源微润。适时,天不绝人,于城基现 废弃水道。圣将高顺 行险棋,遣死士三员,秘出求援。此举 虽希望渺茫,然重燃 军民死志,其 纯净信念 汇向公,终使 圣佩 得 一丝滋养,恢复 初现曙光。此乃 于死境中 觅得生机,人心不死,圣业不灭之印证。”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匈奴围陇西,城中粮尽,昭武王凌病笃,将士困守待援。” (按:正史极度简化,掩盖所有细节与超常事件)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军围城,圣城粮绝,信众冻饿,几陷死地。帝于圣眠内,圣体终稳(体39),然 圣源枯涸,圣佩黯沉。然帝 圣心慈悲,感同身受,得 他心通 之微光,与万民同苦,共担劫难,圣念 遂 坚韧无匹。天显 圣迹(水道重现),圣将高顺 遣 圣使(死士) 秘出求援。圣城信念 由散而聚,由绝望而生希冀,此 纯净愿力 终 微润圣佩,显 复苏之兆。此乃 信仰之力 超越物质,化不可能为可能之初证。”

* 野史·楚汉秘闻·水道遗希望:“闻狄道被围,粮尽援绝,人相食之惨剧将现。忽现废弃水道,通于城外。高顺择死士三人,怀血书秘出,求援于周勃。其时,李凌昏迷已久,形容枯槁,然气息反较前平稳。城中军民感其忠勇,绝望中反生一丝韧性,竟暂稳秩序。后人有诗叹曰:‘冰城粮绝命如丝,水道重现天可知?死士怀书秘出塞,病王息稳兆转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