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2章 神工初显,暗影重重

第42章 神工初显,暗影重重(2 / 2)

其二,陈平布下的监控网如同蜘蛛网般笼罩着程邈及其党羽。那名仓曹吏自那夜之后,行为更加诡秘,数次试图接近匠作监区域,皆被暗卫逼退。程邈本人则依旧那副勤勉办公的模样,但陈平发现,他暗中通过一名负责采买的书吏,向城外传递了数次密信,收信人指向伏牛山深处。

其三,韩信加大了练兵强度,并开始派遣小股精锐部队,以演练为名,深入伏牛山麓,一方面清剿可能存在的楚军残兵,另一方面也在暗中侦察那条被拓宽的废弃排水沟渠的最终去向。

其四,李凌则开始利用夜晚时间,凭借记忆和推理,绘制弩机改进草图。他尝试设计加装简易滑轮省力机构、改进望山刻度以提高精度、试用不同材料的复合弩臂以增强弹性。这比水泥更考验精细工艺,进展缓慢。

这一日,李凌正在书房推敲弩机扳机组件,亲卫来报:“将军,城外有一壮士求见,自称颖川娄敬,言有安邦定国之策欲献于将军。”

娄敬?这个名字似乎有些印象。李凌心中微动:“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粗布衣、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属性预估:【娄敬,体质60,力量55,敏捷50,智力88,政治85,魅力70,幸运??】)步入书房,不卑不亢地向李凌行礼:“草民娄敬,见过横野将军。”

“先生不必多礼。”李凌打量着他,“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娄敬直视李凌,朗声道:“敬游学四方,观天下之势。今将军坐拥南阳,北屏汉中,南控荆襄,乃兵家必争之地。然将军初附汉王,根基未稳,内有宵小窥伺(暗指程邈等事),外有强楚环视。敬观将军近日所为,整军经武,劝课农桑,乃明主之象。故特来献上三策,或可助将军固本培元,以待天时。”

“哦?哪三策?愿闻其详。”李凌来了兴趣。

“其一,筑城积谷。宛城虽坚,然经战乱,多有损毁。当趁春耕之余,大兴土木,加固城防,深挖壕沟。同时,广设义仓,丰年储粮,灾年赈济,如此则民心附,军心稳。”

“其二,揽士安民。南阳地灵人杰,多有贤士避乱于此。将军当效仿古人,设馆招贤,无论出身,唯才是举。善待百姓,减轻赋役,则流民归附,人口滋生,此乃强根之本。”

“其三,连横择主。”娄敬压低了声音,“当今楚汉相争,胜负未卜。将军虽附汉,然不可不虑将来。当与汉中、荆襄乃至齐地豪杰暗中交通,广结善缘。若汉王胜,将军乃从龙之功;若……汉王有变,将军亦可有转圜之余地,此乃万全之策也。”

李凌听完,心中暗赞。这娄敬果然有才,其“筑城积谷”、“揽士安民”之策,正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而“连横择主”之策,虽略显投机,却也是乱世中保存实力的现实考量。其智力和政治属性,绝对在85以上,是个难得的人才!

“先生大才!”李凌起身,郑重拱手,“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凌受益匪浅。若先生不弃,可否暂留宛城,任幕府参军一职,参赞军务,辅佐民政?待他日功成,必不负先生!”

娄敬见李凌如此虚心纳谏,礼贤下士,心中也是感动,躬身道:“将军如此厚待,敬敢不效死力!”

正当李凌为得一大才而欣喜时,陈平却面色凝重地匆匆而来,瞥了娄敬一眼,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娄先生非外人。”李凌道。

陈平低声道:“将军,监视程邈的人发现,其今日午间,借核对仓簿之名,与萧何丞相派来的主簿(虚构名:萧文,约30岁)密谈良久。其后,萧文便匆匆返回驿馆,似乎……在起草送往荥阳的密报。”

萧何的人?!

李凌的心猛地一沉。程邈终于动用这层关系了!他这是要恶人先告状?还是想通过萧何向刘邦施压?内容会是什么?诬告自己拥兵自重?还是……已经窥探到了水泥秘法的蛛丝马迹?

娄敬在一旁闻言,眉头也微微皱起,显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此时,又一骑快马疯**入府邸,马上斥候滚鞍落马,急声禀报:

“将军!不好了!伏牛山巡哨与一队楚军精锐遭遇!激战一场,我军伤亡十余人,楚军……楚军向东南方向桐柏山遁去!其带队将领,疑似……疑似钟离昧(属性预估:【钟离昧,体质80,力量85,敏捷78,智力70,政治55,魅力65,幸运??】)!”

钟离昧!项羽麾下又一员大将!他竟然也出现在了南阳附近!而且方向是桐柏山?那并非通往楚军主力所在的方向,他们想去哪里?

程邈的密报、钟离昧的异动、窥探水泥的黑影……种种线索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巨大的网,从朝堂到江湖,从内部到外部,同时向着李凌笼罩而来!

李凌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看向身旁的韩信、陈平、新投的娄敬,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娄先生。”

“在!”

“即日起,你便协助陈平先生,总揽招贤馆之事,广纳各方人才!”

“敬,领命!”

“陈先生!”

“下官在!”

“严密监控萧文,其发往荥阳的任何文书,想办法截获抄录!我要知道程邈到底说了什么!”

“明白!”

“韩兄!”

“在。”

“加派斥候,紧盯钟离昧所部动向!我要知道他们潜入桐柏山,意欲何为!”

“好。”

李凌环视众人,声音沉凝如铁:“风雨欲来,诸位,且与我一同,挽天倾!”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三月中,祖凌公(19岁)得神启‘水泥’秘法,秘召公输越、陶泓、石坚三匠,于匠作监辟密院试制。程邈遣爪牙窥探未果,乃勾结萧何主簿萧文,密奏荥阳。同时,楚将钟离昧犯境,遁入桐柏山,形迹可疑。公内忧外患交织,然临危不乱,纳贤士娄敬,献‘筑城、揽士、连横’三策。公乃设招贤馆,广纳英才;明暗双线,应对危机。此乃公首显神工之能,亦初展雄主之姿,纳谏如流,应对从容,虽危局重重,然羽翼渐丰。”

* 官方史·汉书·娄敬传:“娄敬,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说高祖都关中。然其早年尝游南阳,说横野将军凌,凌纳其策,敬遂留幕府,后从凌入关。” (按:正史记载其说高祖都关中之事,将其早年事迹模糊处理或略去)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显神工,授‘坚如石粉’之法于忠仆(三匠),欲固城安民。然魔使程邈,勾结朝中奸佞(萧文),欲谗害帝。魔将钟离昧,亦受魔念驱使,犯境窥探。帝虽腹背受敌,然天命所钟,得贤士娄敬来投,献安邦三策。帝从之,设招贤馆,布恩泽于士民。此显帝之仁德与睿智,能于危难中聚拢人气,化险为夷。”

* 野史·楚汉逸闻·水泥风波:“闻李凌制‘神泥’,程邈欲窃其术,遣心腹夜探书房,几近得手,为凌察觉。程邈惧,乃密信萧何,言凌‘私造奇器,其志难测’。萧何得书,沉吟良久,未即上奏,然心中已存疑虑。钟离昧之入桐柏,或为范增另一奇兵,欲断宛城与汉中联系,亦或为接应程邈?其局纷乱,莫衷一是。”

(第四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