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1章 烈火焚粮,暗棋再动

第41章 烈火焚粮,暗棋再动(2 / 2)

李凌眼中寒光骤盛!程邈这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以加固粮仓为名,行拓宽秘密通道之实!那条废弃的排水沟,很可能就是下一次运粮,或者其他什么阴谋的通道!

好一个程邈!好一个阳谋!他料定李凌为了稳定和显示信任,必然会批准他的申请,他便借此机会,堂而皇之地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其心思之缜密,胆量之巨大,令人心惊!

“可知那沟渠通往何处?”李凌压下怒火,冷静问道。

“正在探查,那沟渠出口在城南乱葬岗边缘,极为隐蔽,且……有新近挖掘拓宽的痕迹。”陈平答道。

乱葬岗!又是哪里!与之前发现的暗道出口位置惊人地吻合!

“严密监控那条沟渠!加派人手,十二时辰盯死程邈及其所有接触之人!”李凌冷声道,“但……不要打草惊蛇。他既然想玩,本王便陪他玩到底!看他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

“诺!”陈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种智谋层面的较量,正是他所擅长的。

处理完程邈之事,李凌回到书房,韩信已在此等候。

“韩兄,程邈之事,你如何看?”李凌将情况告知韩信。

韩信沉吟片刻,淡淡道:“此乃连环计。先前盗粮,恐只为示弱与试探,兼乱我军心。其真正目的,或非区区数百石粮食,而是借此机会,让我等将注意力集中于粮仓明面防御与山中藏粮,其则暗中开辟新的、更隐蔽的通道。其所图……或许更大。”

“更大?”李凌皱眉。

“或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的盗窃,或为……里应外合,引楚军入城之秘道。”韩信语出惊人。

李凌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那程邈的心机和“影傀”的谋划,就太过可怕了!

“然,其既已暴露,便不足为惧。”韩信话锋一转,“将军可曾想过,程邈如此人物,为何甘为‘影傀’驱使?其背后,除了范增,是否还有……更深的渊源?”

更深的渊源?李凌若有所思。程邈精通律法,出身似乎与萧何有关,但又透着一股神秘。难道他背后还牵扯到秦朝的某些残余势力,或是其他隐藏的诸侯?

“此事,需从长计议。”李凌沉声道,“当务之急,是稳住宛城,恢复生产,巩固防务。韩兄,整军练兵之事,便全权拜托你了!”

“份内之事。”韩信点头。

接下来的数日,宛城似乎恢复了平静。

李凌大力推行新式耒耜,公输越不负众望,七天便打造出五十具。试用效果极佳,翻地效率明显提升,引得农户纷纷称奇,李凌的声望在民间进一步巩固。他趁机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垦荒、减免部分赋税的政策,南阳的春耕生产如火如荼地展开。

军事上,韩信接手了整训工作。他对王陵的郡兵和赵老四的玄甲营进行了重新编组和操练,尤其注重阵型变换、协同作战和山地奔袭训练。其练兵手法严苛而高效,短短时日,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便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李凌时常前往观摩,与韩信探讨兵法,110点的智力让他学习领悟极快,自身的“统帅”技能经验也在飞速增长。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愈发汹涌。

陈平加大了对程邈及其党羽的监控力度,发现程邈与那名仓曹吏(此前与孙礼勾结打探粮仓虚实者)的接触变得更为隐秘和频繁。而孙礼,在经历最初的恐慌后,似乎又接到了新的指令,开始暗中接触郡府中一些不得志的佐吏小官,散播一些关于李凌“年少权重,恐难持久”、“汉王与项王之争胜负未卜”的流言,虽未掀起大浪,却也在悄然腐蚀着人心。

这一日,李凌正在校场观看韩信操练士卒,一名来自荥阳的汉王使者风尘仆仆地赶到,带来了刘邦的诏令。

诏令中,刘邦首先大大褒奖了李凌南阳大捷、焚毁楚粮之功,正式晋升其为横野将军,增食邑三百户。但随后,诏令笔锋一转,言荥阳前线与项羽对峙,粮草消耗巨大,令李凌速筹粮十万石,遣精兵护送至荥阳!

十万石!这几乎要掏空南阳目前大半的存粮!

李凌接到诏令,眉头紧锁。这显然是刘邦身边有人(或许是萧何,或许是其他谋臣)在借机试探,或是真的前线吃紧。但无论如何,这道命令对刚刚经历动荡、正欲恢复元气的南阳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考验。

“将军,此令……恐有蹊跷。”陈平低声道,“即便前线缺粮,亦不当如此急迫地索要如此巨数。莫非……是朝中有人……”

李凌摆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目光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韩信。

韩信淡淡道:“王命不可违。然,粮秣乃根基,亦不可尽数予之。可先筹措五万石,遣可靠之人押送,并向汉王呈情,言明南阳新定,盗匪未靖,粮草筹集不易,余粮需用以安民固本。观其反应,再作计较。”

李凌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他心中升起一股紧迫感,必须更快地提升自身实力和南阳的底蕴,才能在这种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是夜,李凌独自一人于书房,再次沉浸心神,沟通系统。5点信仰值虽然微弱,但或许能在商城中兑换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他仔细浏览着那寥寥无几的可兑换项,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项之上:

【简易水泥烧制技术(初级)】:信仰值 4点。 (可生产低标号水泥,用于加固城防、水利设施)

水泥!这东西对于筑城、修路、建设工事来说,简直是划时代的存在!虽然只是初级技术,但在这个时代,足以带来巨大的优势!

“兑换!”李凌毫不犹豫。

【叮!消耗信仰值4点,兑换成功!相关知识已传输!】

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包括石灰石、黏土的寻找与配比,简易立窑的建造,煅烧温度的控制等等。虽然原始,但完全可行!

李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立刻铺开绢帛,凭借记忆和现代知识,开始绘制简易立窑的图纸和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有了此物,宛城防务将固若金汤!将来建设家族根基之地,亦将事半功倍!”他心中豪情顿生。

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图纸之时,书房窗外,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滑过,那双冰冷的眼睛,透过窗棂的缝隙,死死地盯住了他笔下那超越时代的水泥配方草图…… 黑影的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贪婪而冰冷的弧度。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三月,祖凌公(19岁)焚楚粮于野狼峪,晋横野将军。然汉王催粮之令骤至,索十万石,公甚疑之。纳韩信之议,酌送五万石以应王命,余粮自守。公感时局诡谲,根基未固,乃耗神恩(信仰值),自神国(系统)获水泥秘法,欲强城防,厚根基。然,秘法初现,即为暗处窥伺之眼所察。程邈阳谋愈深,暗渠已成;朝中猜忌已显,索求无度。公内忧外患,然志愈坚,始展神工之才,家族崛起之基,由此而奠。”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春,横野将军凌献粮荥阳,助抑项王。” (按:正史仅记其献粮之功)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破楚粮,晋将军。然人间帝王索粮无度,帝感民生维艰,乃降下神泥(水泥)制法,恩泽宛城,欲固疆域,福佑黎庶。此乃帝首显神工之能,然神迹初现,即为魔窥(黑影),劫难暗藏。帝于凡间,步步惊心,然圣心不改,泽被苍生。”

* 野史·楚汉秘闻·水泥秘法:“闻李凌于南阳得异人授‘坚如石粉’秘法,以之筑城,坚固异常,水泼不进。刘邦闻之,曾密令萧何探其究竟,然凌讳莫如深。或云此乃其家族不传之秘,源自上古。程邈对此法极感兴趣,曾多次旁敲侧击,然终不得其门而入。后凌以此法重修宛城,城防大增,楚军望而却步。”

(第四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