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1章 权柄交割,南阳烽烟

第21章 权柄交割,南阳烽烟(2 / 2)

“末将在!”周闯抱拳,他对这位年轻却手段高超的都尉已不敢小觑。

“贵部为我军后翼,负责辎重护卫,肃清残敌!”

“遵都尉令!”

军令一道道下达,条理清晰,部署得当。全军迅速行动起来,拔营起寨,准备开拔。

李凌则回到县衙,进行最后的交割。他将舞阳县防务、韩府一干人犯、以及相关文书档案,移交给周昌留下的一名属官。整个过程高效而冷静,未有丝毫拖泥带水。

临行前,那名名为“陈平”的文吏来到李凌身边,低声道:“都尉,南阳情势复杂,吕齮其人,首鼠两端,其部下多有楚地背景。流寇恐非单纯匪患,或与楚谍有关。丞相有密令,都尉此行,平乱为表,查奸为里,必要时……”他做了个微妙的手势,“可断然处置。”

李凌深深看了他一眼:“本都尉明白了。有劳先生随军辛劳。”

“分内之事。”陈平微微一笑,退入文吏队伍中。

午时刚过,李凌便率领着一千五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出舞阳城南门,向着南阳方向进军。玄甲营黑色衣甲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引得道路两旁百姓纷纷侧目,窃窃私语。

队伍行军速度不快,李凌刻意保持节奏,让新军适应长途跋涉。他骑在马上,大脑飞速运转,结合陈平透露的信息和之前的判断,重新评估着南阳的局势。

吕齮不稳……流寇与楚谍可能勾结……范增的“玄龟”、“赤蛇”尚未落网,是否会潜伏在南阳?这趟浑水,比预想的更深。

“报!”傍晚时分,前锋赵老四派斥候回报:“前方三十里,发现小股流寇正在洗劫村庄!”

“再探!查明其人数、装备、动向!”李凌下令。

“诺!”

看来,进入南阳的第一战,很快就要到来。李凌眼神锐利起来,正好用这些流寇的血,来淬炼玄甲军的锋刃!

深夜,大军在野外扎营。李凌巡视完营寨,回到帅帐,屏退左右,再次拿出了那方从诸葛明处缴获的、被范增篡改过的密记丝帛。110点的智力配合LV3的“洞察”技能,让他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蛛丝马迹。

他总感觉,这密记的改动方式,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或许……能反向推算出范增间谍网络的部分密码逻辑?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帐外突然传来亲卫的低喝:“什么人?!”

紧接着是一声短促的闷响和重物倒地声!

李凌猛地抬头,手已按在剑柄上!

帐帘被悄然掀开一条缝,一枚细小的竹管被丢了进来,随即那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消失不见!

李凌眼神一冷,并未立刻去捡竹管,而是侧耳倾听帐外动静。亲卫的呼吸平稳,似乎只是被短暂打晕。来人身手极高!属性绝对超过70点!

他小心翼翼地用剑尖挑开竹管,里面是一卷薄如蝉翼的绢帛。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娟秀却带着凌厉剑意的字迹:

“南阳博望坡,有‘玄龟’踪迹,慎之。”

没有落款,没有标记。

李凌心中剧震!博望坡?玄龟?这神秘人是谁?为何要向他透露如此重要的情报?是陷阱?还是……另一股势力的介入?

他立刻冲出帐外,夜色茫茫,哪里还有送信人的影子?只有一名亲卫揉着后颈茫然醒来。

李凌面色阴沉地回到帐中,看着那行字迹,心思电转。信息来得太过诡异,但“玄龟”二字,与诸葛明口供吻合,宁可信其有。

他沉吟片刻,取出一张新的绢帛,以密码写下简短的军令,唤来值守的栓子(敏捷最高):“即刻快马追上赵老四前锋,令他改变方向,向博望坡一带小心侦察,重点留意是否有异常人物或集会,但切勿打草惊蛇!遇事即刻回报!”

“诺!”栓子领命,匆匆离去。

帐内重归寂静,李凌却心潮起伏。南阳之行,尚未踏入其境,已是迷雾重重,杀机四伏。曹参、萧何、吕齮、流寇、范增的间谍、还有这神秘送信人……各方势力纠缠其中。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越是如此,越能磨砺他的锋芒!玄甲军的第一战,必须赢得漂亮,更要赢得巧妙!他要在这南阳的乱局中,杀出一条路,让所有人看到他的价值!

“传令全军,明日拂晓拔营,加速前进!”他对着帐外沉声道。

“诺!”

冰冷的夜色中,玄甲军的营地肃穆无声,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即将扑向南阳那片未知的战场。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春,祖凌公奉命交割颍川权柄于曹参、周昌,率玄甲军并王陵部一曲,南征南阳。时南阳郡守吕齮阴怀异志,流寇蜂起,楚谍‘玄龟’、‘赤蛇’潜行其间。公临危受命,于途中得密报,知‘玄龟’匿于博望坡,遂遣精骑暗查。公明见万里,洞悉奸谋,南阳之役,未战已握先机。”

官方史·汉书·曹参传:“参既定颍川,闻南阳有乱,使骑都尉李凌击之。” (按:正史记载简略)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南征南阳,途中有神人夜献天书,示以妖邪‘玄龟’所在。帝乃遣天兵暗伏博望坡。此乃天神助帝,肃清寰宇之兆。”

野史·楚汉逸闻·南阳卷:“闻李凌将兵入南阳,有神秘剑客夜入其营,留书预警而去,凌依计行事,果获奇功。或云此剑客乃留侯所遣,或云乃楚地反项之士,莫衷一是。又传凌于军中,得异人献《圣帝经》残卷,故用兵如神,然实无稽之谈也。”

(第二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