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凌晨三时,果然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十米。长江两岸陷入一片白茫茫之中。
四时整,日军轰炸机群悄然起飞,借助大雾掩护,直扑国军阵地。同时,数十艘满载日军的登陆艇也开始强渡长江。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
当日机钻出云层准备投弹时,突然遭遇猛烈的高射炮火。数架日机当即中弹,拖着黑烟坠入江中。其余飞机匆忙投弹,但命中率大减。
江面上,日军的登陆艇还未靠岸,就遭到早已埋伏好的炮兵部队猛烈轰击。多艘艇船被直接击中,沉入江底。侥幸登岸的日军部队,则陷入早已布置好的火力网中,伤亡惨重。
原本计划中的奇袭,变成了一场溃败。
清晨七时,大雾渐散。江面上漂浮着日机残骸和登陆艇碎片,岸边遍布日军尸体。第九战区司令部初步统计,此役击落日机九架,击沉登陆艇十二艘,歼敌三千余人,成功粉碎了日军的突袭计划。
上午十时,重庆军统总部,戴老板亲自致电上海站。
“刘组长,你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第九战区取得重大胜利。委座已通令嘉奖,你功不可没!”
刘凡握着话筒,脸上不见喜色,只平静回道:“此乃狗拿耗子同志之功,他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情报,我仅是做了分内之事。”
挂断电话后,刘凡走到窗前。阳光刺破云层,照在历经战火的上海滩上。刘凡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而张四郎依然深处虎穴,每分每秒都面临暴露的危险。
刘凡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中,刘凡仿佛又看到了那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那个潜伏在宪兵司令部的无名英雄。
“坚持住,四郎同志。”刘凡轻声自语,眼神望向远方,“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漫长,但曙光终将到来。”
窗外,一缕阳光顽强地穿透浓云,照亮了黄浦江面。江水滔滔东去,仿佛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希望,奔流不息。
而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张四郎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审查。日军情报部门怀疑内部泄密,对所有知情人员进行了严格排查。凭借过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张四郎再次化险为夷。
回到办公室,张四郎悄悄在日历上划去15日这一天。望着那个被划去的数字,张四郎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迅速恢复如常。
夜幕降临时,张四郎走出宪兵司令部大楼。街灯次第亮起,勾勒出这座城市的轮廓。张四郎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而后张四郎整了整衣领,融入夜色之中,继续着张四郎无声却至关重要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