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的 70 个匪兵,经周虎再次甄别,50 个无血债、愿意改过自新的,被编入 “辅工队”,负责搬运物资、开垦荒地、搭建临时粮仓;剩下 20 个有轻微劫掠行为的,被编入 “罚役队”,每天负责清理前哨周边的杂草、碎石,还有处理生活垃圾,按劳分配口粮,表现好的可以转入 “辅工队”,表现差的则减半口粮。
陈宇每天往返于黑风寨和前哨之间,一边关注前哨的建设进度,一边和许文、苏文商量后续的规划。
“主公,前哨现在有 253 人(原 58 人 + 125 百姓 + 50 辅工队 + 20 罚役队),住的地方已经够了,但粮食只够吃 1 个半月了。” 苏文拿着账本,对陈宇道,“前哨旁边的小溪对岸,有一片开阔的荒地,约莫 30 亩,要是能开垦出来,明年春天种上粟米,就能补充不少粮食。另外,昨天有百姓说,附近的山里有野果和野菜,我们可以组织人去采摘,补充口粮。”
许文也补充道:“苏先生说得对,开垦荒地和采摘野果是眼下补充粮食的关键。另外,我昨天和马探去黑风山深处探查时,发现了一处铁矿 —— 虽然规模不大,但矿石裸露在地表,开采方便,足够我们炼制农具和少量武器。投降的匪兵里,有 5 个以前是铁匠,正好可以让他们搭建炼铁炉,先炼些铁锄头、铁镰刀,提升开垦效率,再炼些铁刀,增强青壮战力。”
“铁矿?” 陈宇眼前一亮,这可是乱世里的硬通货!有了铁矿,就能摆脱对缴获武器的依赖,还能靠铁器吸引更多流民来投。他看着前哨空地上忙碌的百姓,又想起系统 “冬前扩编 500 人、50 匹战马” 的任务,心里有了明确的分工:
“苏先生,你总领前哨内务:第一,组织百姓和辅工队开垦小溪对岸的 30 亩荒地,争取 5 天内完成;第二,安排人去山里采摘野果、挖野菜,补充口粮;第三,管理临时粮仓,确保口粮分配公平,优先保障老弱妇孺和干活的人。”
“许先生,你负责黑风寨本部及铁矿事务:第一,监督寨墙和箭塔的加固,确保 10 天内完成 2 座新箭塔的搭建;第二,带着马探和铁匠,在黑风山山谷搭建简易炼铁炉,5 天内完成试炼,先炼 20 把铁锄头、10 把铁镰刀;第三,协助周虎,对辅工队和罚役队进行基础训练,教他们辨识方向、使用简易武器,未来可从中选拔青壮。”
“郁保四,你任‘运输卫’统领:负责前哨与黑风寨之间的物资运输,确保粗粮、工具、铁器及时调配;同时安排 8 名岗哨,分两班值守前哨四周,警惕周边残匪动向,有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霍将军,你任‘作战卫’统领:第一,继续训练现有 10 名青壮,重点练习‘小队突袭’和‘武器使用’,等铁矿炼出铁刀,优先配给青壮;第二,带着马探,探查周边 50 里内的黄巾残部,标记出实力较弱、有战马或粮食的目标,为后续清剿做准备;第三,从辅工队里选拔 10 名年轻力壮、愿意参军的人,编入青壮队,扩大作战力量。”
“周虎,你任‘治安卫’统领:负责前哨和黑风寨的治安,监督罚役队干活,记录表现;同时制定‘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辅工队、罚役队成员,可减免赋税或提升待遇,对偷懒、闹事者,轻则减半口粮,重则逐出靖安营。”
“是!主公!” 五人齐声应道,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职位和职责,眼神里满是干劲 —— 靖安营不再是松散的队伍,而是有了 “运输卫”“作战卫”“治安卫” 的初步编制,朝着正规势力的方向发展。
分工明确后,靖安营的各项事务迅速推进:
苏文当天就带着 50 名百姓、30 名辅工队成员,拿着从黑风寨带来的木锄头(暂时先用,等铁锄头炼好再换),去小溪对岸开垦荒地。百姓们大多是农民,对种地熟门熟路,老流民负责规划地块,年轻百姓负责翻土,辅工队成员负责清理石头和杂草,分工协作,效率极高。苏文还特意教大家 “轮作” 的方法,在荒地边缘种上耐寒的野菜,既能当下补充口粮,又能保护土壤肥力。
许文则带着马探、5 名铁匠,去黑风山山谷搭建炼铁炉 —— 铁匠们经验丰富,选了一处背风的山坡,用黄泥和石头砌炉体,马探带着人去松林里砍伐松木,烧成木炭;只用了 3 天,一座简易的炼铁炉就搭建完成。第四天试炼时,虽然第一次炼出的铁有些杂质,但勉强能使用;第五天调整火候后,成功炼出 5 把锋利的铁锄头 —— 铁锄头比木锄头坚硬数倍,一锄头下去就能翻起一大块土,百姓们看到后,纷纷围过来,眼里满是渴望。
“大家别急,接下来每天都会炼出 5 把铁锄头、2 把铁镰刀,优先分给开垦荒地最卖力的人!” 苏文站在人群里,高声说道,瞬间点燃了百姓们的干劲 —— 原本有些疲惫的人,立马挺直腰板,手里的木锄头挥得更快了。
郁保四的 “运输卫” 也没闲着 —— 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 2 辆木车(从匪寨缴获的),拉着黑风寨仓库里的粗粮和工具,送到前哨;傍晚再拉着前哨采摘的野果、野菜,还有开垦荒地的进度记录,返回黑风寨。他还在黑风寨和前哨之间的窄路上,设置了 2 个 “传递点”,每个传递点安排 1 名岗哨,负责传递消息,确保前后哨信息畅通。
霍去病的 “作战卫” 进展也很顺利 —— 他从辅工队里选拔了 10 名年轻力壮的人,编入青壮队,每天带着他们练习劈砍、突刺,还有伏击战术;马探则探查了周边 50 里,发现了 3 股黄巾残部,其中一股约 50 人,盘踞在 “野猪林”,只有 5 把锈刀,还抢了 1 匹战马,实力最弱,适合作为下次清剿的目标。
周虎的 “治安卫” 则制定了详细的 “奖惩制度”:辅工队成员每月能领 20 斤粗粮,表现好的额外奖励 5 斤;罚役队成员每月领 15 斤粗粮,连续 10 天表现好的,可转入辅工队;若有人偷懒、闹事,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减半口粮,第三次逐出靖安营。制度推行后,不管是辅工队还是罚役队,都没人再敢偷懒,干活效率大幅提升。
陈宇每天都会去各个岗位巡查 —— 去荒地看看开垦进度,给百姓们鼓劲;去炼铁炉看看铁器炼制情况,和铁匠们讨论如何提升铁的质量;去训练场看看青壮们的训练,偶尔还会跟着练习几下劈砍(虽然还是很笨拙,却比之前熟练了不少);晚上则会和许文、苏文等人,在主屋汇总当天的进度,调整第二天的计划。 五天后,小溪对岸的几亩荒地全部开垦完毕,苏文让人把荒地分成 125 小块,标记上百姓的名字,宣布 “明年春天播种后,收获的粮食归百姓所有,只需缴纳 10% 作为赋税”—— 百姓们听到这话,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会好好种地,不辜负靖安营的信任。
黑风寨的炼铁炉,也已经炼出 20 把铁锄头、10 把铁镰刀、5 把铁刀 —— 铁锄头和铁镰刀全部分给了开垦荒地的百姓和辅工队,铁刀则配给了青壮队,青壮们拿着新铁刀,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叮!完成 30 亩荒地开垦,获得 “农耕基础” 成就,后续粮食产量提升 5%!】
【叮!成功炼制第一批铁器,解锁 “基础炼铁” 技术,后续铁器炼制效率提升 10%!】
【叮!当前势力人口:58(原核心)+ 125(百姓)+ 50(辅工队)+ 15(新青壮)+ 15(罚役队,5 人转入辅工队)= 263 人;战马数量:6 匹;距离冬前扩编任务(500 人、50 匹)进度:人口 52.6%,战马 12%!】
夕阳西下时,陈宇站在前哨的栅栏旁,看着眼前的景象:百姓们扛着铁锄头,说说笑笑地从荒地回来,有的还哼着家乡的小调;铁匠们在炼铁炉旁,忙着清理炉灰,准备明天的炼制;青壮们在训练场,拿着铁刀练习劈砍,刀光在夕阳下闪着冷光;远处的黑风寨,炊烟袅袅,与前哨的烟火连成一片,像一幅安稳的乱世生存图。
他想起穿越初期的茫然无措,想起在白马驿的艰难求生,再看看现在的靖安营 —— 有了自己的番号,有了稳固的据点,有了种地的百姓,有了能打的青壮,有了炼铁的技术,还有了越来越近的扩编目标。
“还有 35 天,500 人、50 匹战马……” 陈宇低声自语,眼神里满是坚定,“只要继续稳扎稳打,一定能完成任务!”
晚风拂过,带着泥土和铁器的气息,前哨的 “靖安营” 麻布旗轻轻飘动,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