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377章 余波未尽隐忧存

第377章 余波未尽隐忧存(2 / 2)

按祖制,皇帝登基数载,中宫已立,太子已定,为充裕后宫,绵延皇嗣,当于天下甄选良家女子,充备掖庭。此前因战事、逆案接连不断,此事一直被搁置。如今四海升平,逆党已清,便有那等“忧心国本”的官员,旧事重提。

奏章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无非是言说皇室子嗣关乎国祚,皇后虽贤,然太子年幼,为防万一,广纳妃嫔方是稳妥之道云云。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生出了几分微妙的气氛。不少官员暗自点头,认为此言有理。更有一些家中有待字闺中女儿的重臣,眼神闪烁,心思活络起来。

李越端坐龙椅之上,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他目光扫过下方垂首恭立的群臣,最后落在那位上了年纪、以古板恪守礼法着称的老御史身上,并未立刻表态,只淡淡道:“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之后,李越回到紫宸殿,脸色便沉了下来。他并非贪恋美色之人,与柳黛烟历经磨难,感情深厚,更无意广纳后宫,徒增纷扰。但选秀之事,关乎祖制,关乎朝堂平衡,甚至关乎一些勋贵旧臣的切身利益,并非他一句“不选”就能轻易压下的。

果然,随后几日,陆续又有几封奏折递上,皆是委婉提及选秀之事。风向似乎渐渐有些变化。

消息自然传到了坤宁宫。璎珞和惊蛰等人皆是面露愤愤之色,为娘娘感到不平。娘娘与陛下情深义重,更是携手度过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如今大局初定,那些人便想着塞人进来,实在是……

柳黛烟听闻后,却是异常平静。她正在修剪一盆兰草,闻言只是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专注手中的活计,淡淡道:“祖制如此,臣工们也是依例建言,有何可怪?”

“娘娘!”璎珞忍不住道,“您难道就一点不担心吗?陛下他……”

“陛下自有圣断。”柳黛烟打断她,放下小金剪,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目光清明而从容,“本宫是皇后,统领六宫,为皇室开枝散叶亦是本宫职责之一。若陛下果真下旨选秀,本宫自当尽心操办,为陛下甄选贤良淑德之女,充盈后宫。”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全然是一派国母风范。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听闻此事的那一刹那,心湖深处那难以抑制的一丝刺痛与涩然。她与李越之间,早已超越了寻常帝后,是夫妻,是战友,是彼此唯一的依靠。若有他人插入……她不敢深想,也不愿去深想。

她相信李越,但她也深知帝王身不由己的无奈。

晚膳时分,李越来到坤宁宫,神色如常,与承珩嬉戏玩耍,与柳黛烟闲话家常,并未提及朝堂上那恼人的议题。直到承珩玩累了,被乳母抱去安睡,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时,李越才握着柳黛烟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坐下。

“今日朝堂上,有人提及选秀之事。”他开门见山,目光紧锁着她的眼眸,不放过任何一丝情绪变化。

柳黛烟抬眸,迎上他的目光,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臣妾听说了。此乃祖制,亦是臣工们为江山社稷着想,陛下不必过于为难。”

李越看着她那完美无瑕、却似乎隔着一层薄纱的笑容,眉头微蹙,手上力道加重了几分:“烟儿,你对朕,还需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吗?”

柳黛烟笑容微微一滞,垂下眼帘,长睫如同蝶翼般轻颤,沉默了片刻,方低声道:“臣妾……不愿。”

短短三个字,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与倔强。

李越看着她这难得流露出的真实情绪,心中那点因朝堂纷扰而生的烦躁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怜爱。他低笑一声,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笃定:“朕亦不愿。”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有你,有珩儿,足矣。后宫佳丽三千,不及你一人真心。那些迂腐之言,不必理会。朕已想好,待过些时日,便以‘国朝初定,当休养生息,不宜劳民伤财’为由,将选秀之事推迟。日后……亦不会再提。”

他的承诺,如同最暖的春风,瞬间吹散了柳黛烟心头所有的阴霾与不安。她反手紧紧抱住他,将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嗯”了一声,心中被巨大的喜悦与踏实感填满。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压下了风波。那些期望通过后宫维系或是提升家族地位的势力,不会轻易放弃。前朝与后宫的牵连,永远不会真正断绝。

但至少在此刻,他们彼此心意相通,共同面对。这便够了。

夜色渐深,坤宁宫烛火温馨。而宫墙之外,关于选秀的暗流仍在某些角落悄然涌动,京中女子失踪的迷雾尚未散去,南境的隐忧亦如远处的阴云,悄然积聚。

尘埃虽定,余波未尽。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新的故事,或许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酝酿着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