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258章 铁幕孤光与归墟低语

第258章 铁幕孤光与归墟低语(1 / 2)

新的隔离舱门在身后沉重地闭合,发出气密锁死的沉闷声响,彻底隔绝了战舰通道内的光线与声响。青木圣女抱着被特殊材质襁褓包裹的婴儿,站在了一条更加狭窄、光线异常冰冷的通道入口。

这里就是“铁幕”哨站内部。

与战舰内部略带暖意的金属光泽不同,哨站的墙壁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哑光黑,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和声音。通道顶部镶嵌的条形灯散发出的是纯粹的、不带任何温度的蓝白色冷光,将地面和墙壁照得纤毫毕现,却无法驱散那股无孔不入的森然寒意。空气干燥而洁净,带着一股臭氧和金属冷却液的混合气味,循环系统运作的声音被压制到极低,形成一种近乎真空的死寂。

押送她的士兵增加到了六名,不再是战舰上的标准动力装甲,而是换装了更厚重、关节处带有额外防护层、肩甲上印有猩红色“铁幕”徽记的突击型装甲。他们的动作更加僵硬刻板,每一步踏在地面上都只有微不可闻的液压缓冲声,如同精确编程的杀戮机器。为首的那名面色严肃的中年军官——他肩章上的标识显示他是一名上尉——甚至没有再多看青木圣女一眼,只是用冰冷的电子音说了一句“跟上”,便转身在前引路。

通道漫长而曲折,仿佛没有尽头。两侧是同样材质的黑色墙壁,偶尔会出现一道紧闭的、没有任何标识的厚重闸门。青木圣女敏锐地感知到,墙壁内部蕴含着强大的能量回路,以及无数隐藏的侦测器和武器端口。这里的防御等级,远超战舰上的临时隔离区。与其说是一个军事哨站,不如说更像是一座建在星空中的超级监狱。

她一边默默跟随,一边将感知提升到极限。青木生机与星辰之力在体内悄然流转,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周围的环境。她能“听”到墙壁内部能量流淌的微弱嗡鸣,能“看”到隐藏在冷光之后那些不断调整角度的监控探头的转动,甚至能隐约感受到来自更深远处、某种庞大而低沉的机械运转带来的震动。

这种无处不在的监控和压制,足以让任何囚犯感到绝望。但青木圣女的心境却异常沉静。越是险恶的环境,越需要绝对的冷静。苏婉提到的“归墟”,如同在她脑海深处点亮了一盏警示灯,让她明白,眼前的物理囚笼或许只是最表层的困境。

大约行进了十分钟,队伍在一扇比之前所见都要庞大、中央有一个旋转锁闭装置的闸门前停下。上尉上前,将手掌按在门侧一个识别面板上,同时接受了一道从天花板射下的红色扫描光束。

“身份确认,铁幕哨站内部安全部队,卡尔文上尉。押送目标:代号‘青木’,及其附属生命体,前往b-7隔离观察区。”卡尔文上尉的声音通过装甲的外部扬声器传出,冰冷而公式化。

“权限核准。b-7区已准备就绪。警告,目标已被标记为‘高信息风险’及‘潜在高维干涉体’,全程保持最高警戒等级。”一个合成的电子音从闸门上方传来。

沉重的闸门发出低沉的液压声,缓缓向内旋开,露出后面另一段几乎一模一样的通道,只是光线似乎更加昏暗一些。

“进去。”卡尔文上尉侧身命令道。

青木圣女抱着孩子,迈步走入。闸门在身后再次闭合,这一次,连最后一点来自主通道的冷光也被彻底切断。押送士兵留在了门外,只有卡尔文上尉一人跟随她进入了这段新通道。通道的尽头,是另一扇看起来相对小一些的合金门。

“这里就是你们暂时的居所。”卡尔文上尉走到那扇门前,操作了几下门旁的控制面板,“哨站规章会显示在室内终端上。除非得到明确指令,否则不得离开此房间。任何异常情况,通过终端报告。每日会有定点配给和基本医疗检查。”

门滑开了。里面的空间比战舰上的隔离舱要稍大一些,但依旧狭窄。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固定在墙边的折叠床,一个同样固定的小型金属桌,一把椅子,以及一个集成在墙壁上的屏幕终端。角落有一个微小的洗漱空间,用一道磨砂玻璃隔开。没有窗户,四壁依旧是那种吸光的黑色哑光金属。唯一的光源来自天花板正中央的一盏圆形顶灯,光线比通道里稍暖,但依旧显得苍白。

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间中央的地面上,有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淡蓝色光环,正在缓慢地旋转,散发出微弱的能量波动——显然是一种更强力的禁锢或监控力场。

“孩子有独立的保育舱。”卡尔文上尉指了指墙边一个突然无声滑出的、看起来技术含量更高的透明舱体,“根据李琟博士的远程指示,需要定期进行深度监测。在非监测时间,你可以照顾他,但保育舱必须保持在力场范围内。”

青木圣女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将婴儿小心翼翼地放入那个崭新的保育舱。舱内自动调节了温度和湿度,柔软的垫托将婴儿舒适地承托起来。孩子依旧在沉睡,眉心的蔚蓝光膜如同呼吸般微微起伏。

卡尔文上尉最后扫视了一眼房间,目光在青木圣女手腕上的金属环和地面的力场上停留了一瞬,确认一切正常后,便转身离开。合金门再次无声关闭,将青木圣女和婴儿彻底封存在这个绝对封闭的“盒子”里。

彻底的寂静降临。

这种寂静与战舰上的不同,更加厚重,更加绝对,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凝固了。青木圣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平稳的跳动声,以及婴儿极其细微的呼吸声。

她没有急于行动,而是静静地站在房间中央,闭上眼睛,全力展开感知。

青木生机如同无形的藤蔓,以她为中心,极其缓慢、极其小心地向四周延伸。她首先“触摸”到的是墙壁上那层强大的能量屏障,它像一层坚韧的皮膜,阻挡着内外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地面的力场则更像一个活着的陷阱,任何未经许可的能量或生命体试图穿越,都会立刻引发警报甚至攻击。

她的感知无法穿透墙壁,但可以沿着墙壁内部的能量回路和结构缝隙,向上下左右渗透。上方是更多类似的房间和复杂的管道系统,下方则是厚重的基座和更深层的动力单元。左右两侧……似乎也是隔离区域,但此刻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机器在待命。

她尝试将一丝极微弱的星辰之力融入感知,这丝力量更加缥缈,更难以被常规手段侦测。星辰之力如同水银泻地,沿着金属结构的微观缝隙悄然流动。她“看”到了更远处的景象:错综复杂的通道网络,忙碌的巡逻士兵,各种用途的功能区……这个哨站远比她想象的要庞大和复杂,像一座巨大的钢铁迷宫。

然而,当她试图将感知投向哨站的核心区域时,却遇到了一层无比坚固、散发着危险红光的能量壁垒——那是哨站的中枢控制系统和高级权限区域,防御得滴水不漏。

同时,她也感知到了数个同样被严密隔离的能量源,有些散发着狂暴混乱的气息,有些则死寂冰冷,显然关押着其他“特殊个体”。妙音坊的袭击者?还是巡天者军团从宇宙各处搜罗来的“异常存在”?

就在她的感知如同触角般在哨站的钢铁骨架中谨慎探索时,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信号,突兀地出现在她的感知边缘!

那信号并非能量波动,也非声音,更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低语”!断断续续,模糊不清,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和苍凉!

“……钥匙……归墟……之门……”

青木圣女心中剧震!猛地收回了所有外放的感知,霍然睁开双眼!

是那个词!归墟!

这低语来自哪里?是哨站本身关押的某个古老存在?还是……某种残留的信息幽灵?它提到了“钥匙”和“门”!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扫过空无一物的墙壁和天花板。是监控者在用某种精神干扰技术试探她?还是这铁幕哨站之下,真的隐藏着与“归墟”相关的秘密?

她不敢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非偶然。

接下来的几天,青木圣女就在这种极度压抑和高度警惕的状态下度过。每日,会有机器人准时送来营养膏和清水,以及必要的母婴用品。每隔一天,会有一名穿着全封闭防护服的医疗官,在两名武装士兵的监视下,进入房间对婴儿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并记录大量数据。医疗官沉默寡言,除了必要的指令,不与青木圣女进行任何交流。

青木圣女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一方面是继续疗伤和修炼,巩固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如同最耐心的猎人,等待着那神秘低语的再次出现,并试图从日常的细微动静中收集信息。

她发现,哨站内的活动似乎有着严格的周期。某些时段,通道外的脚步声会明显增多,还能隐约听到大型设备运转的低沉轰鸣;而在另一些时段,则会陷入近乎绝对的寂静。通过送餐机器人和医疗官到来的间隔,她大致判断出这里依然遵循着标准的人工重力日夜循环,只是看不到外面的星空。

期间,那个神秘的“低语”又出现了几次。有时是在深夜的绝对寂静中,有时则是在哨站能量波动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瞬间。内容依旧破碎:“……漂泊者……终将回归……”、“……星辰的倒影……是陷阱……”、“……小心……守夜人……”

这些只言片语,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充满了谜团。青木圣女无法判断其来源和意图,只能将其牢牢记在心中,并与守秘人传承的那些破碎信息相互印证。她隐约感觉到,这些低语似乎并非针对她个人,而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重复的“广播”,或许只有像她这样具备特殊感知能力的存在才能捕捉到。

“守夜人”……这又是一个新的名词。是指巡天者军团?还是另有所指?

这一天,医疗官例行检查结束后,房间内的终端屏幕突然亮起,打破了多日的沉寂。屏幕上出现的是苏婉事务官那张不苟言笑的脸。

“青木女士,”苏婉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依旧平淡,“根据初步分析报告,以及林恩少校的申请,情报分析处需要对您进行一次补充问询,重点是关于‘妙音坊’功法能量特征与已知‘灵能修炼体系’的比对分析。问询将在一小时后,于b区第七分析室进行。请做好准备,届时会有人员接引。”

屏幕暗了下去。

补充问询?青木圣女目光微凝。这绝非简单的技术性问询。林恩少校和苏婉,显然没有放弃从她这里挖掘更多信息。将问询地点从隔离舱移到分析室,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对方可能准备采取更主动、或许也更具有侵入性的手段。

一小时后,合金门准时打开。门外站着两名士兵,以及一名穿着技术员制服、抱着一个银色金属箱的年轻男子。

“青木女士,请随我们前往分析室。孩子需要留在这里。”技术员开口说道,语气带着程式化的礼貌。

青木圣女看了一眼保育舱中安睡的孩子,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权利。她默默跟随三人走出隔离室,再次踏入那条冰冷的黑色通道。

这一次,他们没有走得太远,在第三个岔路口转向,进入了一条标识着“b区 - 研究与分析”的通道。这里的灯光稍微明亮一些,两侧出现了许多透明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各种复杂的仪器和设备,一些穿着白大褂或技术服的人员在里面忙碌着。

最终,他们在一扇标注着“第七分析室”的门前停下。技术员进行身份验证后,门向一侧滑开。

分析室内部空间宽敞,中间放置着一张造型奇特的金属椅,椅子周围连接着许多线缆和探头。房间四周是各种闪烁着指示灯的精密仪器,正面则是一面巨大的单向观察玻璃,玻璃后似乎有人影晃动。苏婉正站在仪器台前,操作着控制面板。林恩少校则抱着双臂,站在观察玻璃前,背对着门口,身影挺拔而充满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