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探梦缘 > 第212章 渊毒初显

第212章 渊毒初显(2 / 2)

镇陵军血未流干,魂未散尽!他们这些后来者,岂能就此放弃?!

他的目光猛地扫过祭坛基座上那些尚未被渊毒完全覆盖的、刻满金色文字和“屠魔之瞳”图案的区域。血烙之契在此地异常活跃,与这些古老的刻痕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圣女!”吴远亮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信我一次!”

不等圣女回应,他猛地将搀扶她的右手松开,在圣女惊愕的目光中,一步踏出,竟然主动冲向了那蔓延而来的渊毒雾气!

但他并非送死。在即将接触雾气的瞬间,他猛地调转方向,沿着祭坛边缘那些尚未被侵蚀的金色刻痕区域急速奔跑起来!

同时,他仅存的右臂紧握成拳,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自己的胸口!

“噗!”一口滚烫的心头精血喷涌而出,并非洒落在地,而是被他体内那缕血烙之契的力量牵引着,如同有了生命般,精准地洒落在沿途那些金色的“屠魔之瞳”图案之上!

每一个图案在接触到他那蕴含着微弱玄黄之气与守陵人血烙契印的精血后,都如同被点燃的火炬,骤然爆发出远比之前更加璀璨、更加炽烈的金色光芒!

“以我之血!燃汝残念!守陵先辈!助我!!!”

吴远亮发出声嘶力竭的咆哮,如同杜鹃啼血,带着无尽的悲怆与祈求!

他这是在赌博!赌他的血烙之契能与这遗迹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赌这万古前的守陵英灵,尚未完全沉寂!赌他们不屈的意志,不愿见到渊毒再次肆虐!

奇迹发生了!

被他精血洒中的十几个“屠魔之瞳”图案骤然亮起,光芒相连,竟瞬间沿着基座上的刻痕,形成了一条短暂的金色光路!光路所过之处,那蔓延的渊毒雾气如同遇到克星,发出尖锐的嘶嘶声,被迫向后退缩!

而更重要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带着守陵人同源气息的血脉之力与强烈意志,似乎真正刺激到了这座沉寂万古的祭坛,或者说,刺激到了那深藏在祭坛与碑体深处的、镇陵军残留的集体意志!

嗡——!!!

整座镇渊碑,再一次发出了比之前更加剧烈、更加悲壮的轰鸣!

那三个血色大字【镇!绝!渊!】光芒万丈,仿佛真的流淌下无尽的鲜血!碑体上,无数虚幻的、穿着残破黑色战甲、手持金色巨矛的战士身影浮现而出,他们发出无声的呐喊,做出搏杀的动作,最终化作一道道纯粹的金色流光,疯狂地涌向碑底那裂开的缝隙,如同用自己的残魂意志,去填补、去镇压那泄漏的渊毒!

与此同时,基座上所有残存的金色刻痕全都自主亮起,光芒汇聚,并非形成护盾,而是化作一道道凌厉无匹的金色枪芒,朝着四周合围的渊毒薄雾狠狠刺去!

嗤嗤嗤嗤——!

金色枪芒与渊毒雾气剧烈交锋,相互湮灭,发出密集的爆响!虽然无法彻底消灭渊毒,却硬生生将合围的薄雾撕开了一道狭窄的缺口!

“走!!!”

吴远亮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指向那道缺口,对着青木圣女嘶吼!他因为失血过多和心力交瘁,眼前一黑,再也支撑不住,向前扑倒下去。

青木圣女被这电光火石间发生的变故惊呆了。她看着那些如同飞蛾扑火般冲向裂缝的残魂金光,看着那被强行撕开的缺口,看着那个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而耗尽心力扑倒在地的独眼男人,冰封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

她没有丝毫犹豫,强忍着虚弱,一把抱起婴儿,又用尽力气拉起昏迷的吴远亮,化作一道黯淡的青光,朝着那道正在快速弥合的金色缺口急遁而去!

就在他们冲出缺口的刹那——

轰隆!!!

祭坛中心,那镇渊碑底部的裂缝在残魂金光的冲击下,暂时被堵住,渊毒泄漏稍止。但整个祭坛也仿佛耗尽了最后的力量,基座上的金光迅速黯淡下去,裂纹遍布。

而与此同时,或许是感应到渊毒的泄漏和镇渊碑的再次爆发——

轰!轰!

天空的黑云再次翻涌,那道被暂时击退的粘稠黑泥冥河再次凝聚,变得更加庞大恐怖!

地底也再次传来剧烈的震动,那只受损的骨手巨爪重新探出,并且旁边又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带着滔天的怒意,狠狠抓向光芒黯淡的祭坛!

那三只巡骸者也发出了冰冷的咆哮,不顾一切地冲向祭坛!

它们的目的一致——彻底摧毁这碍事的遗迹,抓住那两个蝼蚁,以及……那引动渊毒的钥匙!

青木圣女头也不回,背负着两人,将速度提升到极致,冲入了废墟深处更加黑暗、更加复杂的区域。

在她身后,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与毁灭性能量波动轰然传来,夹杂着镇渊碑最后悲鸣般的碎裂声……

那座承载了万古悲壮与坚守的遗迹,恐怕在数位恐怖存在的联手攻击下,彻底化为了齑粉。

新的亡命奔逃,再次开始。

而这一次,他们失去了暂时的庇护所,身后是更加暴怒的追兵,体内是沉重的伤势与剧毒,前路是未知的黑暗与更加扑朔迷离的真相。

青木圣女感受着怀中婴儿微弱的呼吸和背后吴远亮逐渐冰凉的身体,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茫然,但随即被更加坚定的光芒所取代。

她必须活下去。

他们必须活下去。

有些真相,必须被揭露。

有些责任,必须被承担。

她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废墟中某个被巨大残骸掩盖的、散发着微弱空间波动的古老传送阵残迹,疾驰而去。

或许,那里是唯一的、渺茫的生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