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萧景,亲自来了定远侯府。
明面上的理由,是探望卧病在床的定远侯。
他在侯府的后花园里,再一次,“巧遇”了正在打理药圃的时清瑶。
依旧是那条青石板小径。
萧景屏退了左右所有的下人。
偌大的花园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他看着眼前这个正专心致志为一株草药浇水的女子,神情复杂。
谁能想到,搅动了整个京城风云的,竟然是她这看似不经意间的几句话。
他缓步上前。
时清瑶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
看到是他,她放下手中的水瓢,起身行礼。
“见过三殿下。”
萧景上前一步,站在她面前。
然后,在时清瑶震惊的目光中,郑重地,深深地,对她作了一个揖。
是平辈之间,最重的一个谢礼。
“当日世子妃一言,如拨云见日。”
“景,在此谢过。”
时清瑶大惊,连忙侧身避开,不敢受他这一礼。
“殿下言重了!”
她的语气,诚恳而谦逊。
“小女什么也没做。这一切,都是殿下心系社稷,明察秋毫的结果。”
她将所有的功劳,又轻飘飘地推了回去。
萧景看着她。
他知道,这个女子,聪明得可怕。
而时清瑶也深知,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远比摆在明面上的交易,要牢固得多。
他不点破,她不承认。
他们之间,便永远是一条战线上的盟友。
萧景直起身子,笑了。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的笑。
“无论如何,这份情,本王领了。”
“日后世子妃若有任何需要,但凡本王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这是一个皇子的承诺。
千金不换。
宋越修站在不远处的月亮门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他自然一清二楚。
他之前还在奇怪,三皇子是如何做到这般精准打击的。
现在,他全明白了。
原来,是她。
是他那个看起来只对药草和医书感兴趣的未婚妻。
她甚至没有动用侯府的一兵一卒。
仅仅凭着几句话,就掀翻了七皇子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
宋越修的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震撼过后,涌上来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庆幸。
何其有幸。
能遇到这样一个,集智慧,胆识,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他没有走出去。
他知道,她不想让他知道。
这便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他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当晚,时清瑶照例来到书房,陪着宋越修。
他看公文,她看医书。
一切如常。
只是,当她坐到自己那张专属的小几前时,却发现上面多了一样东西。
是一本线装的古籍。
书页泛黄,带着岁月的沉淀。
封面上,用古朴的篆体,写着四个字。
《武穆兵略》。
是前朝那位战神将军,亲笔所书的兵法手札。
早已失传的孤本。
时清瑶的呼吸,猛地一滞。
她记得。
前几日,她在与王药师闲聊时,曾无意间提起过。
说自己对这位战神将军的排兵布阵之法,很感兴趣。
没想到……
他竟然记在了心上。
还为她,寻来了这本绝世孤本。
时清瑶抬起头,看向不远处那个正在奋笔疾书的男人。
他头也没抬,仿佛对此一无所知。
可他微微泛红的耳尖,却出卖了他。
时清瑶的心,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地包裹住了。
她什么也没说,他也什么都没问。
她知道他懂了,他也知道她明白。
时清瑶伸出手,指尖轻轻地,抚过那本《武穆兵略》。
书不重。
可这份心意,却重逾千斤。
她拿起书,翻开了第一页。
烛火摇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