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翔渊底,游穹庐(2 / 2)

【卑濡湿】。此法仪取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孔不入,以湿濡浸透万物,消磨锋芒,迟滞刚猛,乃至侵蚀心神斗志。

溟再度开口,声音依旧平缓,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苍凉:“吾族秉阴阳调和之性而生,掌【洑水】暗流潜涌之隐,亦当持【焕火】明光上作之显。捉坎填离,交化阴阳,本是天命。”

第三重道韵随之而起。

以其身影为核心,四周光线开始扭曲坍缩,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深渊正在形成。

并非吞噬,而是“汇聚”。天地间的灵气、水汽、乃至下方虚冥海那沉寂冰冷的能量,都如同百川归海,被自然而然地牵引、吸纳、沉淀于其周身方寸之地。

那方寸之间,气息变得无比厚重、幽深,仿佛蕴藏着无法估量的磅礴力量与古老秘密。

【聚渊薮】。渊薮之所,万物归藏,纳无穷力,养莫测机。

“凤凰…”他吐出这两字,周遭温度骤降,海面竟有薄冰瞬间凝结又崩碎,“强据【焕火】,断吾族涅槃升华之路,致使吾辈如陷洑流,永囚水底幽暗,难登九天光明!”

其声渐厉,带着积压万古的愤懑与憾恨。

“吾不甘永囚暗流,借这漓渊残界水相,逆夺天机,重凝法仪,所求…”他双手缓缓合拢于胸前,引动周身气息剧烈波动,虚空为之扭曲,“便是重定水火之序!”

三道法仪显化,缓缓相扣,水到渠成,圆融无碍。

其气息也随之层层拔高,浩大而深邃,虽无杀意,却带着一种生命层次上的绝对碾压,令人心生绝望,难以兴起丝毫抗衡之念。

赵武立于营房窗后,【点星镜月般若】催至极致,冰蓝星辉在眼底急转,试图窥探那名为溟的存在周身流转的道韵轨迹。

然而,那三重法仪交织成的力场浑然一体,玄奥莫测,远超他当前境界所能解析的极限。

九天之上,原本阴霾层云骤然被一股无形巨力撕裂。

并非晴空显现,而是一片更加幽邃、仿佛由无数暗流漩涡构成的诡异天幕骤然降临,覆盖四野。

天幕正中,一点极其幽暗却散发着无尽吸摄之力的光芒亮起,如同宇宙归墟之眼缓缓睁开。

【洑水】果位显化!

只是看了那天空中的果位星辰一眼,赵武顿时感到头昏脑涨,许多水行的道行借由【星月菩提子】的联系,奔涌而来:

夫洑水者,非江河奔涌之显流,非湖海浩渺之明波。

其形不见浪涛,其声不闻澎湃,唯以暗流之势穿岩隙、绕沙砾,于无形处行水之迹。

此乃洑水本位“藏性”也。道曰“潜龙勿用”,洑水之态,恰如龙之潜渊,不彰其形,只蓄其力。

五行之德,各有其正;水德之正,位在坎宫。

洑水之位,恰背坎宫之正,入水囚位之境。所谓“囚”者,乃“德用不彰”之意……

溟悬于海天之间,袍袖微动,那汇聚而来的渊薮之力愈发沉凝。

他并未看向下方蝼蚁般的戍卒,目光仿佛穿透虚空,落在极遥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