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18岁,和平精英已封神 > 第469章 考古将至!暗流升级与心网初构

第469章 考古将至!暗流升级与心网初构(2 / 2)

李文昊严格执行储俊文的指示,全力收敛心神,将静滞力场的“滤网”维持在最优化状态。效果显着,那些烦扰的“背景低语”被有效隔绝在外,虽然能隐约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已不再直接干扰他的意识。他甚至将这种收敛状态带入课堂,反而因此变得更加专注,学习效率惊人。

董立杰和诸葛隽羽一如往常,一个大大咧咧地穿梭于人群,一个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但眼神深处都藏着一份警惕,默默记下图书馆周边往来人员的面孔和异常。

刘怡萱则利用课余时间,在龙刃授权下,悄无声息地在校园几个关键节点布置了微型增强传感器,进一步加密数据传输链路,为傍晚专家团的到来做最后的技术准备。

王文娟配合储俊文整理了大量学校历史、建筑布局、以及近期看似无关的各类异常事件报告(如仪器莫名故障、动植物短暂行为异常等),试图从中找出潜在规律。

一切都进行得悄无声息,波澜不惊。

傍晚时分,夕阳为校园披上一层金色薄纱。

一辆看似普通的地下管网检修车驶入校园,停在临近图书馆的一处不起眼的设备井旁。车上下来两位穿着工装、气质却截然不同的“技术人员”。一位年纪稍长,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目光锐利如鹰隼,手中提着一个银色金属箱;另一位较为年轻,动作干练,眼神机警地扫视四周。

早已等候在此的董立杰和诸葛隽羽立刻上前,双方对过暗号后,无声地引导两人迅速进入设备井下的通道入口。入口悄然闭合,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不久后,Yx战队战术分析室内。

所有核心成员齐聚,窗帘紧闭,设备全开,信号屏蔽已启动。

那位年长的“技术人员”——代号“考古学家”的专家——已脱下工装,露出一身合体的便服。他看起来约莫五十岁左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深邃,充满了学识和阅历沉淀下的智慧与冷静,但眉宇间也带着一丝长期面对未知而形成的谨慎与疲惫。

“我是钟衍,”他开门见山,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权威感,“负责此次对贵校异常能量及古文献的初步评估。时间有限,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他打开银色金属箱,里面是精密的便携式终端和几个造型奇特的传感器。“根据龙刃前期提供的数据,以及我们沿途布设的移动监测点反馈,可以确认几个情况。”

终端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能量流谱图。

“第一,魔都大学校园,特别是以老图书馆为核心的区域,确实是一个异常能量场的‘富集区’甚至‘发射源’。其核心频谱特征与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强的‘低语’背景噪声高度同源,但强度和组织性明显更高。”

“第二,能量源并非单一。至少存在三个显着的点位:一是老图书馆古文献区那本代号‘蚀章’的古书;二是地下约120米深处的一个未知人工构造体(节点);三是西北角老实验楼地下的那个‘低语者’裂隙。三者能量签名存在差异,但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和共鸣现象。”

他放大图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蚀章’古书与地下‘节点’之间的能量耦合度正在非常缓慢地增强,这种增强模式……很像是在进行某种极低速度的‘数据上传’或‘能量同步’。”

众人心中皆是一沉。

“第三,”钟衍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文昊身上,“我们侦测到一位高敏感度的‘天然感应者’存在。”他看向李文昊,“李文昊同学,如果我没猜错,你应该能清晰地感知到那种‘低语’,甚至其范围变化和强度波动,对吗?”

李文昊点头:“是的,钟教授。从昨天开始,感知范围似乎扩大了,背景强度也有微弱提升。”

“果然。”钟衍并不意外,“你的感知与我们的仪器数据吻合。你的这种体质……非常特殊,也极其重要。在后续的评估中,可能需要你的协助,但也请务必做好防护,过度暴露于这种波动下风险未知。”

“我明白。”李文昊应道。

“钟教授,”储俊文开口,“关于那本‘蚀章’古书,您有什么看法?它到底是封印物,还是别的什么?”

钟衍神色凝重起来:“那本书……极其危险。根据有限资料判断,它并非简单的封印物,更像是一种……‘钥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接口’。”

“接口?”刘怡萱好奇。

“一个用于连接和访问某个极其古老、甚至可能存在于不同维度或层面的……‘信息库’或‘力量源’的接口。”钟衍语气沉重,“书上的符号,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契约密码,本身就可能带有强大的概念性污染。它被封印,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的信息危险,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的、低功率运行的‘门户’。任何与之进行的不当互动,都可能无意中‘敲响门铃’,甚至……推开一条门缝。”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想起管理员老人的警告,顿觉背脊发凉。

“那……地下那个‘节点’呢?是谁设置的?目的何在?”董立杰忍不住问。

“目前未知。”钟衍摇头,“其技术风格非现代地球科技,也非龙刃数据库记载的任何已知地外或古代文明形制。更像是一种……高度特化的、功能单一的精密仪器。它与‘蚀章’的联动,目的不明,但绝非好事。我们需要更多数据。”

他看向储俊文:“储队长,我建议,今晚进行第一阶段主动侦测。使用低功率共鸣扫描器,对‘蚀章’和地下‘节点’进行初步的、非接触式的深度扫描,尝试解析其内部结构和能量运行模式。需要战队提供全程安保和信号屏蔽支持。”

储俊文沉吟片刻:“可以。但必须绝对小心,功率必须控制在最低阈值以下。”

“当然,安全是第一准则。”钟衍点头。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夜色完全降临后,一场无声的侦查行动在静谧的校园地下悄然展开。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当那低功率的扫描波束即将触碰到古老的“蚀章”封面时,书本内部,那个腐蚀符号的细微刻痕深处,一丝远比仪器输出微弱亿万倍、却带着截然不同频率的反馈脉冲,已然提前生成,并沿着那无人知晓的、与地下“节点”的隐秘连接,悄无声息地传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