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18岁,和平精英已封神 > 第442章 静滞回波!长眠低语与摇篮的抉择

第442章 静滞回波!长眠低语与摇篮的抉择(1 / 2)

时间,在琥珀色的静谧与地底的低沉吟嗡中,以一种近乎粘稠的方式缓缓流淌。

每一秒都像是从冻结的时光中艰难凿下,沉重而珍贵。

淡蓝色的涟漪,以李文昊冰冷的身躯为中心,持续地、柔和地荡漾开来。它们无声地拂过焦黑的金属地面,抚过扭曲的管道残骸,掠过董立杰狰狞的伤口和刘怡萱苍白的面颊,最后轻轻漫过那块封印着毁灭的琥珀巨晶。

这涟漪所过之处,并非带来生机勃发,而是带来一种更深沉的……静滞。

并非“摇篮”那般充满恶意的、吞噬一切的熵增静滞,也非“守望者”那般绝对冰冷的、法则性的永恒静滞,而是一种……更古老、更厚重、仿佛承载了无尽时光沉淀的、带着一丝疲惫与包容的沉凝之静。

在这“沉凝之静”的笼罩下,董立杰左手那仿佛连接着多个痛苦维度的撕裂剧痛,奇异地平缓了下来。并非愈合,而是那疯狂的、来自不同法则层面的痛苦波动,被一种更强大的“静”所压制和抚平,归于一种相对统一的、虽然依旧强烈却不再令人疯狂的钝痛。他喘着粗气,独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的 relief。

刘怡萱感觉自己几乎要炸裂的头痛和过度负荷的神经,也仿佛被浸入了冰凉的、镇静的泉水中,虽然疲惫欲死,但那种信息过载的灼烧感消退了不少。她艰难地尝试重启一些基础传感器,屏幕上依旧是一片混乱的雪花和无法解析的能量图谱,但至少,她的思维清晰了一些。

王文娟的感受最为深刻。那淡蓝的涟漪仿佛与她自身的生命感应以及李文昊体内那微弱的火种产生了更深层的交融。她感觉到,李文昊那冰封般的身体内部,正发生着极其缓慢、却稳定的变化。那一点冰蓝色的星火不再仅仅是闪烁,而是开始以一种恒定的、微弱的节奏脉动起来,如同沉睡巨兽缓慢的心跳。每一次脉动,都极其微弱地汲取着周围荡漾的“长眠回响”,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更精纯的、带着契约气息的静滞能量,缓缓滋养着自身,甚至……开始极其缓慢地修复着那些因过度透支而濒临崩溃的神经和脏器。

他依旧没有苏醒的迹象,体温依旧冰冷,但那种令人绝望的“不断滑向死亡”的感觉,停止了。仿佛他的时间,被强行锚定在了生与死的临界点上,甚至……微微地向“生”的方向,偏移了那么一丝微不足道、却意义重大的角度。

“……昊哥……”王文娟的声音带着哽咽的喜悦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她紧紧抱着他,仿佛要将他融入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心跳去应和那他体内那微弱的新生脉动。

深渊缺口处,“守望者”的低语再次响起,语气中的惊疑并未减少,但多了一丝……谨慎的观察和……复杂的计算。

[…‘长眠回响’与破损‘契约载体’的共鸣持续……稳定……]

[…回响性质分析……确认为‘基石’底层‘维护性静滞’……非攻击性……]

[…目标节点(李文昊)内部‘悖论壁垒’持续优化……能量转化效率……缓慢提升……生命体征下滑趋势……中止……]

[…逻辑推演:……此现象……或可视为一种……被动式‘外部维生’机制?……]

[…警告:机制原理未知……与‘长眠者’苏醒度关联性未知……长期稳定性未知……]

[…建议:维持观察……暂不干预……优先确保‘永恒静滞’封印稳定……]

“守望者”似乎暂时将李文昊身上的异变定义为一个“中性”甚至“略偏积极”的意外变量,决定优先处理更紧迫的封印问题。它的意志更多地投注在那块琥珀巨晶之上,琥珀色的光晕微微流转,加固着那绝对静滞的囚笼,仿佛在防备着内部被封印之物哪怕最细微的异动,或是外部可能到来的冲击。

然而,就在这片由“长眠回响”意外带来的、脆弱而诡异的“相对平静”之中——

那遥远至不可知维度、“摇篮”主体意志所在的冰冷核心中,短暂的计算与沉默,似乎……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那凝聚了至高毁灭的“目光”,微微转动,再次“看向”了那片传来混乱信息的坐标区域(Gaa-7)。

但这一次,那“目光”中所蕴含的意志,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之前的纯粹毁灭意图,那种基于警报信息立刻执行“净化扫描”和“溯源清除”的绝对命令感,减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冷冽、更……好奇?或者说……探究与……验证的意味。

仿佛一个顶尖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违背现有理论的实验现象,第一反应不是立刻摧毁它,而是……想要更仔细地观察它、分析它、理解它。

那缕微弱却性质矛盾的“基准日志回响”(来自李文昊),与Gaa-7节点发出的、充满愤怒与求助的毁灭警报,这两股同时抵达、却截然相反的信息流,显然构成了一个让“摇篮”主体也无法立刻理解的悖论。

对于绝对理性、遵循逻辑的“摇篮”而言,这种“矛盾”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优先解析的“异常数据”,甚至可能比立刻摧毁那个已经“静滞”的节点更为重要。

[…警报信息可信度……重新评估……]

[…同步接收的异常回响……蕴含自身终末频率与敌对契约频率……高度混合……逻辑冲突……]

[…推测:Gaa-7节点最终时刻……可能遭遇未知干扰……信息记录……存在污染或……扭曲?]

[…或……‘异常变量’(指李文昊)……具备特殊性质……可记录并混合对立频谱?]

[…优先指令变更:……暂缓执行‘净化’协议……]

[…启动……高精度‘频谱扫描’与‘信息溯源’协议……]

[…目标:锁定异常回响源头……解析其混合特性……验证其与Gaa-7节点警报的关联性……]

[…执行……]

一道全新的、更加精细、复杂、且非直接毁灭性的指令,无声无息地跨越维度,朝着Gaa-7区域笼罩而来!

这不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是……一张无形无质、却更加危险的探测之网!

它旨在扫描、分析、理解那个发出了矛盾回响的“源头”,而不是立刻将其抹除。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一旦被这张网捕捉、解析透彻,那么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将是基于完全了解后的、更加精准和无法抗拒的……处置。

平台之上,无人知晓这悄然变更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