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18岁,和平精英已封神 > 第263章 冰锋初试:无声潜行与热能陷阱

第263章 冰锋初试:无声潜行与热能陷阱(1 / 2)

低温测试区的仿冰墙壁凝结出厚厚的白霜,空气干燥冰冷,每一次呼吸都像吸入细碎的冰晶,刺得肺叶生疼。队员们呼出的白雾浓重得几乎化不开,战术目镜的镜片边缘都结了一圈冰棱。极端低温不仅侵蚀着体温,更让思维似乎都开始变得迟滞。

“通讯测试。”储俊文的声音透过内置的防冻麦克风传出,带着一丝电流干扰的杂音,但在极度寂静的低温环境里依然清晰,“逐人回报状态,简短。”

“董立杰,冻成狗了,但还能挥锅!”董立杰的声音第一个响起,努力维持着活跃,但背景里有牙齿轻微打颤的咯咯声。

“刘怡萱,生理监测系统运行正常,体外温度稳定在零下三十九度。建议缩短单次静默潜伏时间,超过九十秒体温下降曲线会陡增。”

“李文昊,移动受阻,但观察视野良好。冰面反光严重,需注意光学伪装。”

“盖义文,备用电池效率衰减……比预估快!加热包……激活有点慢!”

“王文娟,摄像机……镜头电机冻住了……手动除冰中……”

储俊文听着回报,目光扫过众人。盖义文还在和那个加热包较劲,手指因为寒冷和焦急显得更加笨拙。刘怡萱的提醒很关键,极限低温下,静止就是死亡。李文昊注意到了光学问题,冰原的强光和反光将是巨大的挑战。王文娟的设备问题则暴露了精密仪器在极寒下的脆弱性。

“义文,共享热能。”储俊文下令。

盖义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终于激活了加热包,却没有自己捂着,而是快步走到王文娟身边,将那块开始散发微弱热量的扁平方块塞进她戴着厚重手套的手里,又帮她扶住摄像机,用自己手套侧面相对灵活的部位笨拙地擦拭镜片上的冰霜。

“谢……谢谢。”王文娟的声音带着感激。

“立杰,间歇性移动,小范围绕圈,保持血液循环。文昊,标注反光最强区域,规划潜行路径。”储俊文继续下令,语速平稳,不容置疑。

董立杰立刻开始像一头困在笼子里的熊,小幅度地踩着脚,在原地慢慢转圈,不时夸张地挥舞几下手臂。李文昊则抬起手臂,战术目镜的镜片上闪过微光,开始扫描记录周围环境的反光数据。

“怡萱,测算团队热量共享循环的最佳间隔和持续时间。”储俊文看向刘怡萱。

刘怡萱立刻低头操作目镜侧面的触控区,调出团队成员的实时体温数据流,快速建立模型。“每十五分钟进行一次短暂(三十秒内)的热源(如加热包或高活动量者)近距离接触,可有效减缓整体体温下降速率约百分之七。建议以储队你为核心进行轮替,你的体温……”她顿了一下,“……下降趋势最稳定。”她隐去了“速率异常”这个词。

储俊文知道那是因为自己分神感知β-7贴片而减少了活动,但他没有解释。“按这个方案执行。下一步,冰面机动基础练习。两人一组,尝试协同滑行和急停掩护。”

训练迅速展开。在光滑如镜的仿冰地面上,穿着厚重装备的队员们笨拙地尝试移动。摔倒不可避免,沉重的身躯砸在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但没有人抱怨,每一次摔倒后都立刻爬起,调整重心,摸索着冰爪与冰面的咬合角度,练习着如何利用工具和队友的身体作为支点。

董立杰和盖义文一组,一个靠蛮力尝试稳定,一个则试图用工具辅助,跌跌撞撞,像两只学步的幼熊。刘怡萱和李文昊一组则更显谨慎,一个用数据计算最佳施力点和角度,一个用绝对的身体控制力来适应环境,进步反而更快些。王文娟则负责记录和观察,寻找着队员们移动模式的规律和可能的风险点。

储俊文没有参与分组,他如同冰原上的孤狼,独自在边缘区域滑行。他的动作并不快,但异常稳定,每一次冰爪落下都似乎经过精确计算,几乎不发出多余的声音。他的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对那三处贴片的感知上。

极寒似乎激活了它们。那冰冷的触感不再仅仅是物理上的凉意,更像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共鸣。仿佛三颗沉睡在冰层深处的种子,被低温唤醒了某种极其原始的活性,它们不再只是被动接收,更像是在极其缓慢地“呼吸”,吞吐着某种无形的能量,并与这片人工极寒环境产生着难以言喻的交互。

这种感觉非常模糊,远超他过去的任何经验,甚至无法确定是否是错觉。但他相信龙刃不会无的放矢。β-7的背后,必然牵扯着超越常规科技的力量。

【嗡——】

一声轻微但持续的低频震动声突然打破了训练区的寂静。声音来自顶部某个隐藏的扬声器。

“所有单位注意,”基地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极地环境实战预演将于三分钟后启动。地点:主馆一号冰原模拟区。对手:极地战队‘冰牙’模拟单元。模式:热能争夺战。目标:夺取并守护场地中央‘热能核心’至时间结束。祝好运。”

提示音结束的瞬间,低温测试区的门滑开了。更刺骨的寒风裹挟着细密的冰屑倒灌进来!

“来了!”董立杰猛地站直,差点因为惯性滑倒,被旁边的盖义文一把拉住。

“全员检查装备密封!目镜防雾模式最高档!”刘怡萱快速提醒。

李文昊已经无声地检查了一遍手中的狙击步枪,确保击发机构没有被冻住。

王文娟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将摄像机牢牢固定在防抖支架上,开启了低温抗凝模式。

储俊文拉套潜行方案。出发。”

主训练馆已经完全变了模样。之前沙漠的痕迹被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辽阔的、起伏不平的冰原。巨大的蓝色冰川模型拔地而起,狰狞的冰裂隙如同大地的伤疤四处散布,空气中弥漫着真正的、能冻裂金属的寒意(-50c)。强劲的寒风(模拟风速8级)呼啸着卷起地表的雪粒,形成一道道阻碍视线的雪幕,能见度急剧下降。远处,隐约可见一个散发着微弱橘红色光芒的柱状物体矗立在冰原中央——那便是“热能核心”。

与沙漠战的酷热和喧嚣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是寂静而致命的。风雪的咆哮是唯一的背景音,任何一点额外的声响都可能暴露位置。

Yx战队以储俊文为箭头,呈松散楔形队形,利用冰川和起伏的冰丘作为掩护,无声地向前推进。他们的冰爪 carefully选择落脚点,尽量不发出刮擦声。厚重的白色作战服提供了良好的光学伪装,在风雪中几乎难以分辨。

“左前方,冰裂隙,宽度一点五米,深度未知。”李文昊的声音如同耳语,透过加密频道传来。

“绕行。注意裂隙边缘有冰檐,可能坍塌。”储俊文回应。

“右侧冰川后,检测到微弱热源反应,疑似敌方侦查单位潜伏。距离七十米。”刘怡萱汇报,她的目镜集成了红外探测功能,但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效果大打折扣,信号非常模糊。

“忽略。目标热能核心。加速通过。”储俊文下令。队伍悄然改变了方向。

越靠近中心区域,风雪似乎越大。那橘红色的光芒在雪幕中忽隐忽现,如同诱饵。

就在最前方的储俊文距离核心不足三十米时——

“哧——!”

一声极其轻微的、像是高压气体泄漏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