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官职,那自己手上的一万大军才算属於他,未来竞爭谁能爭的过可能连李扬自己一个搞不好都会被弒主。
从现在开始,刘秀才打算在豫州阵营长待,开玩笑,都做成二把手了,跳操过去也不可能比这个多,更大的太守只要南阳太守,以及有徐家做为背景的清河太守。
………
汉军內部完成分工,刘秀继续担任先锋大將,升任左军都统,手上的一万人被替换为了先锋。
其他各部也在旁边策应,只要不是特別过分,皆无条件遵从。
討伐汝南,更加展现了超强的军事才能,这次刘秀没有藏拙,而是全力进攻,之前他是怕拋头露面被人盯上。
现在情况不一样,当上汝南太守,谁能动他一根毫毛除非犯了谋反大罪,否则朝廷都必须哄著。
之前李扬被人落井下石,也是因为他丟了汝南,失去了根据地,军队也被第一时间调走,孤立无援,成了光槓司令。
当时的李扬说是豫州刺史,实际上在大汉版图內的只有一个汝南,他行使的是汝南太守之权。
等平定了新莽,没有外敌,谁还能撼动也就不用有后顾之忧,更何况自己也並非没人罩著。
首先,刘秀就利用了自己年纪小的特定,因为之前的先锋军主帅是完全保密,所以豫州守將並不清楚是谁连下三十余城。
下意识的认为是王莽,要不然哪突然蹦出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因此,当新莽將领得知先锋军是一个年纪连二十五岁都没到的青年,便立即起了轻蔑心思。
这么小的年纪,能有多厉害李扬成名时都三十多了,更何况他很久就在军中了,家世还是飞將军李广之后。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这个毛头小子呢年纪轻就算了,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统兵战绩,你以为你是冠军侯霍去病吗出道即巔峰太过荒谬。
汝阴城內,前將军府。
守將文齐针对这场攻势,召集了所有部下共同商討,虽然这个人不显山,不漏水,年纪还小的离谱。
但毕竟是李扬看好的人,肯定有过人之处!否则他不可能派这小子来攻打汝南,这可是整整一万人,白白送死
不现实,所以文齐猜测,真正的主將另有其人,或许就是李扬本人!这个刘秀只是掩人耳目。
所以需要重视的人不是他。
“这次汉军居然派了一个乳臭未乾的毛头小子前来进攻,实在是糊涂,李扬这傢伙果然徒有其名,摆在大將军手里並不稀奇。”
有一人嗤之以鼻。
“不可轻视,虽说他败在了大將军手里,但说到底之前的战绩也不是唬人,此举绝对令有深意!不能大意啊。”
也有的想的比较多些。
“你就是被汉军嚇怕,想这么多干嘛要我说,就是这李扬的试探而已,不需要理会,我等继续坚守,他便会退兵的。”
有人说道,其实继续闭门不出,反而才是良策。
见大家意见不合,身为豫州主帅的文齐开口了,“这李扬乃是成名已久的名將,之前在兗州可是凶名赫赫,別人不说,王寻你们总不能小看吧。”
身为王莽钦点的豫州刺史,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纵观整个新朝,都能排进前五。
被罢官的严尤应该是最强的,其次便是王邑王寻,再之后便是文齐。
註定是一场苦战!
“將军说的对,不得大意。”
文齐思索了一下,又说道:“那刘秀打仗很刚猛,已经强攻下了好几个县,光看这一点,我倒不怎么担心。”
“只能逞匹夫之勇,照他这种打法,恐怕还没到汝阴,兵力便损失殆尽了。”
“说不定他是我们突破汉军防线的机会,可我就怕这傢伙在藏拙啊。”
通过这名小將的打法,文齐不认为多厉害,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罢了,就试他一试,先派出两千人前去碰一碰。”
“至少要摸清楚战法。”
他打算实践出真知,如果这名小將轻敌冒进,骄傲自满,那便无须担心,立即出兵,好好杀一杀汉军的锐气!
说不定还能转守为攻,將这豫州劣势扭转!到时候,数万新莽军威逼南阳,就算是那刘向恐怕也要思虑一二了,鱼死网破,谁都不好过。
而自己也能在水涨船高!真正坐上三公的宝座。
想到这,他的心沸腾了起来。
两日后,新莽將领田元率领两千精锐与汉军正面对抗,刘秀没有怂,亲自领兵杀了过去,没有阴谋诡计,完全就是一腔热血!
怎么莽怎么来,將年轻气盛詮释到了极致。
果然,在数倍於己的敌军面前,田元所部一触即溃,仓惶逃回城內。
而刘秀则“骄傲自满”,频繁强攻、叫阵,以至於连汉军內部都起了质疑的心思。
只不过迫於主公的命令,没有付诸行动而已,只能期待这是计划的一环。
而后方的李扬倒是没有著急,甚至对其大加夸讚,眾將的心放宽了不少。
汝阴城內,文齐经过多次考量后,断定此人是一个莽夫,一点兵法都不讲,至少这刘秀並非主力军,那自己就可以谋划一二。
如果能成功吃下这一万精锐汉军,就有希望將局势逆转!
“將军出兵吧!这小子根本就没什么能力!趁他狂妄之际,一战而定!绝不能给李扬撤换的实际。”
“不错,我猜那李扬早就想赶走他了,但阵前换將乃军中大忌,更何况汉军士气正锐,不能泄了,我们的机会就在此时!等汉军替换將领后,就晚了。”
眾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著。
文齐也认为是时候了,必须把握战机!其实就是贪心作祟,抱著立下大功的奢望,就算心中有顾虑,也不可能在乎了。
很多將领都是栽在一个“贪”字上面。
“嗯…我亲自领兵!定要杀一杀这汉军的锋芒!”
“只留下少量守城兵马,其他全部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