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陈到急切的出列说道,他这个人不喜欢结党,之所玩为其说话是真的感觉可惜。
虽然冯野王是法家的人,但確实德行兼备,刚正不阿,是御史大夫的绝佳人选,为了大汉他才选择出言保举,像这种能臣真的不多了。
刘奭扫了一眼群臣,看著陈到心中的忌惮降到了冰点,此人確实不擅党爭,是治世的能臣。
所以语气也温和了点:“陈相所言的確有道理,可是朕若是用自己的亲人,天下都会詬病的。”
“当然,冯野王此人確有才干,朕会好生关注他,日后再行决断。”
“可是陛下…”陈到刚想出声就被一道尖锐的声音给打断了。
“陛下说的陈相难道没听清楚吗做臣子的忤逆君王,实乃是大逆不道!”
说话的人是宦官集团的二號人物,侯渊,他被石显扶持了起来,与其一同典领中书事,人称“大常侍”权势熏天,无人敢惹,不只一位大臣死在了他的手中。
和石显一样,臭名昭著。
“你…”陈到擼起袖子就打算跟他来一场决斗,旁边的大臣也是急忙將其给拉了下来。
这位丞相的性格是真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也是真得公羊儒精髓了,最喜欢的就是决斗。
“就这么定了,朕心意已决。”刘奭盖棺定论,不给继续质疑的机会。
有时候这些阉人確实好用,堪称金牌嘴替,他不能说的,不能做的都能交给这些人。
“御史大夫就交由后將军徐铭,而且左相之位也已经空余多年,朕已有决定,就由太常徐博担任。”
刘奭飞快做出了决定,让人震惊的是他居然选择了两位徐氏子!將同一个家族的人都扶上了三公!
要知道,如果再加上大司马徐寧,徐氏的力量可就可怕到令人忌惮的地步了!三公级別的大员有整整三人!再加上朝中其余徐氏大臣,简直太强大了。
恐怕现在其势力已经彻底超越了徐南徐曄时期!那个时候徐氏都没这么强大过。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莫不是昏了头
种种疑惑涌现在群臣的心中,他们真的无法想像,陛下就算要託孤也不至於这样吧。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徐寧也不自觉的將视线移了过来,他没想到陛下居然会给这么大的筹码。
难道他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徐寧这么想著,天下没有白拿的好处,之前许诺的筹码只是左相之位,既然现在增加必然就是有其他用意。
不过可惜刘奭並不想多解释什么,摆了摆手:“三日內完成交接,不得有误,退朝。”
眾臣虽然心中有疑虑,但还是拱手谢恩。
事后,徐寧凭藉大將军的身份越过守卫,来到皇帝寢宫,他必须弄清楚这些事,之前宣帝卸磨杀驴真的给他整出心理阴影了。
虽然当今太子根本不配与宣帝相提並论吧。
刘奭似乎早就知道对方来的原因,平静道:“之前朕以为太子需要面对的只是儒臣,充其量再加上一个法臣,可最近朕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
徐寧想了想,好像是明白对方在指什么了。
“皇后王氏身体很健康,肯定会比朕活得久,太子为人还喜好外戚,这样一来肯定会出现问题。”
刘奭的脸色带著忧虑,他最不喜欢用的就是外戚,认为这群人风险太大了,儒臣最多就是想要主政权。
外戚那可就是实打实会篡位的!当年吕氏外戚如果不是有太师徐贞临危不乱,可就真的篡刘自立了!
如今皇权示弱,保不齐会有新的外戚崛起,他必须要未雨绸繆,最后加上一层保险,一层能够制衡太子的保险!
至於徐氏会不会篡权他不知道,也没办法知道,但至少要比其余的可靠的多。
毕竟徐氏歷代忠臣,多少也会顾及影响。
“所以陛下想让臣等来…限制太子未免太过天方夜谭了。”
徐寧听懂了,但他天然的就很是排斥,因为这摆明了就是要让徐氏和新晋外戚打擂台啊!
亲自下场是大忌,徐氏之前能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这个,始终没有插手天下纷爭,一旦入了局那可就再也无法脱身。
“不错,朕想让你们来辅佐太子。”刘奭给了肯定答覆,他给予徐氏大权,来抗衡日后可能出现的外戚。
没有外戚专权更好,有的话也不至於毫无还手之力。
王氏外戚也就是皇后王政君的亲族势力已经很大很大了,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可不是谁都有当年徐氏这种觉悟的。
“可是陛下,臣等恐难以担此责任啊。”徐寧一万个不愿意,他更想做的是扶持別人,宦官也好,儒臣也罢,前往別让自己上。
“朕能信的只有你了,大將军。”
刘奭依然坚持,他站起身从旁边一块玉佩:“这是当年父皇赠予朕的,乃是昔日高帝贴身携带的宝玉,朕现在送给你。”
“这…”徐寧见此沉默了,他想起了父亲祖父的嘱託,他们不能放弃大汉啊!
这个感情牌相当有用,他动摇了,接回玉佩,无奈道:“臣尽力而为,定然好生辅助太子。”
闻言,刘奭总算扬起笑容,开心之余也有些淒凉,什么时候封三公都变成惩罚了
刘氏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可能也快了吧,刘奭最担心的就是太子,太子的能力不差,但態度就相当糟糕了,沉溺享乐,难保权力不会丟失。
如果用宦官还没什么,可这是外戚啊。
此后,皇帝开始有意的提拔徐氏子弟,排挤宦官势力,为太子未来造势,已经颇具成效。
同时,刘奭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常年臥病在床。
还好徐博陈年等人还在,並没有影响朝政处理,但群臣都知道,陛下没多久可活了。
竟寧二年初,刘奭病逝与未央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