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通西域,弊端显现(1 / 2)

第96章 通西域,弊端显现

这次朝会的影响其实非常之大,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汉的格局,原本一落千丈的徐氏东山再起。

实际控制起了边军兵权,再加上大司马衔,还能一定程度上名正言顺的干涉朝政,那股可怕的影响力將再度发挥作用。

刘洵將针对匈奴、西域诸事都交予了徐寧,严格来说就是兼任著大汉的外交部部长。

看来皇帝也是知道打击的太过,打算从新扶持起来用了。

他虽然惧怕,但徐氏多年的口碑摆在那,种种的事实证明,他们是金牌託孤大臣,把继承人託付过去就肯定不会出现问题了。

刘洵看出了太子的软弱,必须留下一支强有力的班底,他信得过霍光,但却信不过霍家,因为这是一群废物。

王家更別提,儒臣什么尿性大家都知道,託孤就是將大汉权威拱手相让。

设想一下,刘奭发现儒臣势力太庞大,不受控制时会怎么做当然就是扶持起其他人来制衡。

法家他不喜欢,外戚不可靠,唯一能用用的只有宦官,到时朝政將再次分成两个派別。

本质上依然是儒法之爭,但形式上转变为了外戚与宦官,这无疑是不好的,將国家交给一群近臣、阉人,太冒险了。

所以还不如接著用徐氏呢,刚好,太子非常崇拜老景侯徐恭。

对徐氏当然也是亲近的,之前曾不只一次旁敲侧击过刘洵做的太过了。

所以接著用徐寧就是一个开始。

………

徐寧都督幽并青冀四洲诸军事之后,所创造的战果非常之大,向北频繁派兵征伐。

匈奴人因为忙於內乱,疲於奔命,根本就招架不住,屡屡溃败,汉军也不赶尽杀绝,只是掠夺牲畜、销毁草场、污染水源。

这对游牧民族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外人打不过,还没粮食吃,那就只能从自己人身上下手了。

於是匈奴內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纷爭不断。

徐寧则是趁机在其中周旋煽动,利用政治手段挑拨离间,其中以右贤王胡比为首的几部最亲近汉朝。

西域的態度也开始更加乖巧,以宛王为主的各国选择了臣服,向大汉通商纳贡,香料等物品开始流入大汉。

丝绸之路被重新开通,並且更加有保障。

虽然西域都护府还没有成立,但已经有类似“驻西校尉”的平替了,手里大概有著三千精兵,持节,代大汉督各国军政。

如今的大汉已经恢復到昔日的武帝朝的程度,动,则国灭,大汉铁骑驰骋大漠,无人敢惹。

徐寧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连带著徐氏也逐渐恢復了元气,这份可怕的威望其实並没有消失。

之前只是苦於没有官职分出去而已,所以眾学子不会选择徐氏。

如今这个缺陷得到了弥补,徐濡的长子,徐寧的次子都得到了重用,徐博被迁为少府,掌握了实权。

虽然依旧无法恢復到当年门生故吏遍天下都鼎盛时期,但也相当不错了,至少法臣开始隱隱以他们为首,儒臣也不敢惹,毕竟是圣师徐恭的家族。

天然就是一块金招牌,除非犯了谋反的大罪,不然早晚能东山再起。

而徐氏要做的就是儘量帮助刘家维护皇帝权威,虽然刘洵做的过了一点,但也不能就这样翻脸,毕竟自家已经与大汉联繫在一起了。

功高盖主被忌惮其实很正常,无论是徐寧还是徐濡其实早就做好准备了,只是没想到力度会这么大。

其实刘洵就是玩脱了,一单开始就是无差別攻击,致使两徐伤了元气,索性就一擼到底,开始重塑大汉的格局。

典型的恩威並施手段,他猜测等到太子继位时,又会再將徐氏拔高一层。

刘洵真正当时皇帝后也是意识到了,大汉根本离不开徐家人,这种即有能力,还忠诚的群体,简直是千古难觅。

所以敌意也大大减少了。

军营中,徐寧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日后要怎么做,徐博等晚辈还没有成气候。

徐濡忧愤而死,唯一可堪大用的只有自己,日后想要帮助皇帝稳定朝政可不容易,其实废掉太子是最好的选择。

这小子是真的真的不適合当皇帝,哪有帝王亲自下场“衝锋陷阵”的,太不明智,政治手段还是三岁小孩的水平。

而且身体也不好,无法长时间处理朝政,这更是天然为权臣出现创造土壤,一个搞不好,就將成为大汉衰弱的开始。

“太子啊太子,你说说你,为何就偏偏要亲近那群儒臣呢,他们可是真的能动摇皇权。”

徐寧狠狠吐槽了一下太子,儒家何法家不同。

法家的精髓就是服从,由君王制定律法再带头守法,这就已经是终究追究,造反的机率相对来说很低。

而儒家不同,现在的儒还没有被程朱理学改造,虽然依然提倡忠君,但他们想忠的那个君是类似尧舜,文帝,高帝的。

也就是俗称的“圣人”,隱隱支持禪让制,將权力交给有德之人。

也难怪后代君主要摒弃早年的儒家呢,属於是不稳定因素。

徐寧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他能做的就是儘量维持天子权威,儘量將权力抓在刘氏手里。

他也开始埋怨起了自己的能力,倘若拥有父亲徐南,伯父徐曄这种天资的话,完全能主动出击压制朝臣,而且像是这种情况也不至於毫无反抗能力。

刘洵敢发动儒法之爭,也是欺负徐氏一时间没有能挑大樑的,徐南徐曄任何一人活著都不会出现问题。

权力太大,一个是掌握相权几十年的宰相,一个是控制边军,战功赫赫的驃骑將军。

连先帝刘据都要顾及几分,也就不会出现那种釜底抽薪的情况了。

嗯…如果有徐贞徐恭的能力就完全不必担心了,什么儒党法党的,他只需要伸出一根手指头,多用一份力气都是欺负人。

太可怕了,徐贞这位大汉开国第一臣不必多说,徐恭的能力也是强的嚇人。

军事能力一骑绝尘,打遍天下无敌手,武力更是有霸王之勇,对於这一点吴王刘濞竖起了大拇指,吴国国都杀完他们的国君还能全身而退!

原本政治能力是短板的,但后面也被完全弥补了过来,再加上一个徐胄互补,简直完美。

徐寧就有点惨了,他有没有搭档当然有,徐濡的谋略权谋同样很强,可问题是他提前撒手人寰了。

將家主玉佩交给嫡长子,也就是次子徐博后什么都不管了,只留下自己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