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圣训(1 / 2)

姜昭棠平缓心神,携诸位皇子来到汉白玉围栏前,看着下方攘攘的群臣,缓声道:“我姜氏起于微末,太祖奋迹草莽,非凭天命,实赖民心,方有今日社稷。汝等肩头,一承列宗基业,二担兆民托付,此两重千斤,万不可轻。

须知民心易得亦易失。得之则江山稳固,失之则社稷倾颓,魏王之鉴,当铭肺腑。

朕临御不过四载,自问于守民心一道,尚有欠缺,或疏民间疾苦,或轻黎元诉求。今与汝等共勉,日后无论谁承大统、佐社稷,必当以民心为根本,勿学骄奢,勿为短视。守得民心,方保我姜氏基业传之万代。”

“儿臣领训,唯望父皇保重身体。”

帝召内侍省少监,面谕曰:“十皇子罪定当诛,然朕念骨肉之情,不忍其身后无仪。其丧事宜从简,汝等可率尚衣局匠人,为其整肃常服,去珠玉之饰,止用素绫裹身,以全皇子体面。”

又敕宗正寺:“追赠十皇子为戾王,谥法‘不悔前过曰戾’,着于宗籍,以明其过。其葬所择于终南山麓,依亲王卑制营墓,不立石人石马之仪仗,不设金银珠翠之冥器,唯瘗(yi,埋葬)素陶、布帛各二,以昭朕惩戒之意,亦免扰其泉下。”

敕下之日,宗正寺卿领旨督办,即遣属官往终南山相地,内侍省则督匠人治丧,自始至终无鼓乐之喧,无臣僚之奠,唯二三宗室子弟奉棺前往,葬仪简素,一如帝诏。

..........

“快立春了,怎么还这么冷。”阿山打了个喷嚏。

“让你穿厚点,整天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秦渊扛着锄头,无奈瞥了她一眼。

阿山笑嘻嘻的挽着他的臂弯:“阿兄,辣椒我先种出来了,你说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好,我说话算数,你要什么?”

“那.....我想要五十张臂甲弩。”

秦渊伸手便揪住阿山的耳垂,皱眉道:“手弩是禁器懂不懂,咱们秦侯府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私造?你这死丫头片子,是想连累整个侯府陪你流放千里?”

“痛痛痛!阿兄松手!”阿山疼得直咧嘴,捂着耳朵连连后退,可转瞬又凑上来,脸上堆着讨好的笑:“阿兄息怒嘛,盔甲横刀不也是禁器?陛下不是也特许秦氏工坊打造么,怎就不能通融通融?再说我要的不是手弩,是臂弩!就这么小小的一张!”

她说着探手入怀,摸出一张图纸,颠颠地递到秦渊眼前,笑嘻嘻道:“阿兄你看,它是能藏在袖管里的!这儿有个扣在中指的机关,一按就能把短箭射出去,跟你先前给我们做的木鸢机关似的,非常精巧!兵器坊那几位公公早就混成熟人了,他们哪会多嘴?阿兄~你最疼我了,就依我这一回嘛!”

秦渊最吃她这软磨硬泡的一套,无奈地屈指弹在她额角,没好气道:“这图纸又是从哪翻出来的?”

“你搁在书房的《神兵录》呀!”阿山揉着额头,眼睛亮晶晶的,“这玩意儿叫孔雀翎对不对?我不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纹饰,也不用装七八支箭,就简化成三支短箭的样式,能防身就行!”

秦渊接过图纸,脸色仍沉着:“你倒会打主意。可这东西虽小,劲道却足,穿皮肉跟捅破窗户纸似的容易,那些半大的子弟若是拿着它练手,万一闹口角时失了分寸,或是偷偷带出去伤人,你担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