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灾星?(1 / 2)

二公行至宫门外,恰遇秦渊立在廊下。隋中丞见状,敛衽躬身深深一揖,沉声道:“见过平原侯。”

“见过隋中丞。”秦渊亦拱手回礼。

裴令公上前一步,疑惑道:“阿闵此来,可是有要事面圣?”

“听闻二位大人在宫门外久跪,恐生事端,特来照看一二。”秦渊语气平和,目光却落在隋中丞单薄的身影上。

裴令公闻言,心底暖意融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温声道:“原是如此,有心了。如今诸事已了,你也早些回府歇息吧。陛下此刻心绪不宁,觐见之事,改日再议为好。”

秦渊颔首应下,视线再度定格在隋中丞身上。不过数月未见,这位老臣竟已满头霜雪,面色惨白如纸,唇瓣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时当隆冬,天寒地冻,他身上却只罩着一件单薄的素色披风,寒风掠过,衣袂猎猎作响。秦渊当即解下自身那件厚重的貂皮大氅,上前便要为他披上。

“多谢侯爷美意,下官不敢当。”隋中丞微微侧身,避开他的动作,抬眼看向秦渊,目光复杂难辨。

裴令公在一旁无奈摇头,上前按住隋中丞的肩,亲手将大氅为他系好绑带,劝道:“中允,你身子本就亏空,这般严寒天气怎可如此单薄?莫要辜负了晚辈的一片赤诚之心。”

“平原侯...多谢了。”隋中丞深深一揖,不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秦渊看了眼大殿里面的情形,朝裴令公耳边低语两声,后者点了点头,也赶上隋中丞的脚步离去。

........

秦渊踏过丹陛,缓步迈入大殿时,伏跪于地的赵沛然恰在此时抬眸。四目相对的刹那,他眼中先是掠过一丝错愕,随即是浓得化不开的难以置信,仿佛未料到此番境地竟会再见故人。

须臾之间,那惊惶与茫然悄然散去,两人隔着殿中肃杀的氛围,相顾一笑,眼底尽是无需多言的默契。

“你这个同窗,素来如此么?”龙椅上的姜昭棠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转,语气听不出喜怒。

秦渊躬身拱手,从容回道:“回陛下,赵兄乃尼山书院出身,师从法家名士李慎微先生。他曾对臣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不可因私废公,更不可因权徇情,臣说若将来一天法与现实相悖如何,他说会奏请圣人补全法条。”

姜昭棠似笑非笑道:“十皇子的事情,秦侯如何看?”

秦渊不假思索道:“若此事换作寻常宗室乃至庶人,敢行恶举,臣必请旨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但十皇子乃天家血脉,此等事终究关乎皇家内务。陛下乃千古圣主,素来明辨是非、权衡利弊,自会做出最妥帖的裁决。臣等身为外臣,当恪守本分,既不敢以私意烦扰圣心,更不敢越俎代庖,妄议陛下家事。”

姜昭棠眸色微沉:“若朕的抉择,实则是错的呢?”

“身为臣子,若察觉君上有失,自当犯颜直谏,这是臣的本分,但陛下既然能自问已过,便已远超古之明君。须知合格的帝王,不仅在于决策的精准,更在于有直面得失的胸襟。

陛下金口一开,谕旨便如雷霆贯宇,响彻九霄!东起渤海之滨,西至流沙之境,南抵百越之地,北达瀚海之畔,四海之内,万民皆需匍匐听令,无人敢有半分违抗!龙威所及,山河共振,臣坚信,以陛下的远见卓识,每一道抉择皆为江山社稷计,断不会行差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