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237章 长生是个伪命题

第237章 长生是个伪命题(2 / 2)

说罢,他侧头朝小厮使了个眼色。

李雀儿引着秦渊拐进一条僻静巷弄,尽头竟是座雅致茶肆,二楼临窗雅间早已备好。

浦一落座,小厮便端上一套冰裂纹汝窑茶具,并磕头介绍,此壶中泡的茶叫做“蒙顶石花”,每年产量极其稀少,宫中有,民间也只有寥寥,用此茶泡汤清碧如翡翠,香气沁人心脾,

“此茶需用玉泉山清晨的露水冲泡,侯爷尝尝。”李雀儿亲自执壶斟茶,姿态恭谨。

茶过三巡,案上茶汤已微凉,李雀儿抬手屏退侍立阶下的仆从,待殿内只剩二人,微笑道:“说起来,在下初识侯名,还是因那首传遍京华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来只觉豪气干云,荡气回肠,彼时便暗叹,世间竟有这般落笔惊风雨的奇才。

后来再闻《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字一句,缠绵而不艳俗,清雅却含深情,更教在下心折。那时便揣度,能写出这般诗文的人物,该是何等丰神俊朗,胸有丘壑?便是称一声诗仙在世,想来也无人异议,在下早已神驰已久,渴慕得见。

前日闻侯驾入长安,果不其然,三日内满街谈者皆言秦侯风采,三皇子殿下亲与我言,秦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举止间温润如玉,谈吐时雅致不凡,真真是谪仙般的人物。当时犹觉殿下所言或许过誉,今日亲见,才知殿下所言半点不虚。侯之超然风骨,早已刻入在下心间。今日得蒙赐见,促膝一谈,实乃三生之幸。”

秦渊唇角几不可察地一抽,旋即含笑道:“小公爷这般青眼有加,倒叫在下好生惶恐,实在愧不敢当。”

“秦侯哪里的话?”李雀儿抬手一摆,语气恳切,“这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前因,若不是你当真有惊世之才、过人之品,我又何必如此倾心相待?”

他微微一顿,眼底闪过几分狡黠,含笑道:“这话,秦侯以为在理否?”

秦渊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端起案上青瓷茶盏,浅啜一口,茶汤温润入喉,才缓声道:“自然是在理的。俗语说,无功不受禄,若得上位者厚赐,必是有实打实的功绩傍身,譬如左相大人身居高位,便是凭那一身功绩挣来的。

在下本也有登门拜访之意,只是圣人曾提过,左相年事已高,为社稷操劳半生,殚精竭虑,身子早已亏空,再三叮嘱我,闲来只消做好分内差事,莫要去叨扰左相静养。

在下本就对左相心存敬意,既蒙圣人提点,更觉应当遵从,是以出了宫门便径直回了骊山别业。”

李雀儿缓缓摇头,朗声笑道:“我阿耶年近花甲,心思行事本就与我等年轻人不同,不必多提。况且你我皆是大华栋梁,日后必为肱股之臣,这长安皇城,早晚是我们年轻人的戏台,那些垂垂老臣,纵有旧日功绩,也终有谢幕退场之时,说句不恭的话,他们的进退起落,本就与你我不甚相干。”

“这万里锦绣江山,终究要靠我们辅佐圣人悉心经营。入则登殿献策,为朝政擘画良谋;出则临州牧守,为百姓安定一方。若论为社稷奔波苦累,你我又何尝输于那些前辈?”

“小公爷说的对极了。”秦渊随口敷衍一句。

正说着,雅间外传来轻柔的丝竹声,李雀儿解释道:“怕谈话枯燥,特意请了坊里最有名的舞姬来添点兴致,她们跳的《霓裳羽衣》,是按宫中新谱改编的。”

“哦,那在下有眼福了。”

李雀儿笑了笑,而后拍了拍手。

只见三名舞女轻提裙裾而入,舞姿轻盈如蝶,却全程敛声屏气,生怕惊扰了二人谈话。

李雀儿散漫的往后一倚,唇角一勾道:“实不相瞒,家父常叹如今学派多趋炎附势,失了根本。听闻鬼谷千年传承,从不为权贵折腰,还请侯爷教教在下,如何才能像贵派这般,既能洞察世事,又能坚守本心?”

秦渊本无意交谈,但见他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便缓缓道:“坚守本心不难,难在看清势与道的区别。趋势者易安,守道者难行,但世间终是道驭势,而非势驭道。”

李雀儿嗯了一声,笑道:“所谓势,皆在人造,所谓道,全靠这双脚趟出来,侯爷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