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旁听(2 / 2)

刘洵被夸奖,激动的发抖,深深一揖道:“谢谢家主。”

秦渊的判断没错,刘洵在学习上,确实更擅长死记硬背这类文科的学习方式,碰上需要深度理解的学科,便完全没了辙。

明明学了整整一个月,阿拉伯数字依旧背的磕磕绊绊,到五十就卡了壳,怎么都进行不下去,五十一明明就在嘴边,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阿山已经苦口婆心地提醒过无数次,可一到背诵,刘洵依旧出错,急得阿山直龇牙咧嘴,几近发狂。殊不知,授课之人越是急躁上火,刘洵就越是紧张,脑子一乱,愈发背不出来。

秦渊能做的,是为刘洵构建一个后世的世界观,让他的见识远超那些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

孩子年少时,一定要帮其树立起基本的学习意识,既不能让他们觉得学习苦不堪言,从而心生抵触,也不能让他们觉得不学习也能功成名就,进而懈怠荒废。

这其中,言传身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古人云,“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一对投身教育事业的教授夫妻,未必能养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孩子,却大概率不会教出庸碌无能之辈。

可要是父母整日脏话不离口,只知抽烟、打麻将,孩子哪怕再努力,心底也难免潜藏着大量负面性格。即便日后功成名就,骨子里也会透着股抹不掉的“魔影”。

毕竟“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毋徒以言”,家长自身的言行,才是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莫姊姝从来不在秦渊的育儿经上发表什么意见,因为秦渊在床上一边跟她深入交流,一边说这就是鬼谷的蒙学之道。

这句话让莫姊姝激动不已,瞬间就将情绪投入到这重复的动作里面,她的发丝在扭动间飞舞,外间佩兰与甘棠只能努力的扶住车轿,使其摇晃的不那么厉害。

莫姊姝丢掉了矜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些外来的孩子夫君都会悉心教导,如果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那岂不是会使出十倍百倍的力气?

自己生的男儿该是鬼谷的大弟子,女儿...女儿就算了,迟早要出嫁。

空想无用,在这之前,肯定要多耕耘,才会有自己的孩子,她身为一个医者,自然是十分清楚。

“今儿晚上怎么这般卖力?”秦渊抬手抚过她被汗水濡湿的鬓发。

她微微喘着气,抬眸望他,眼底藏着一丝认真:“夫君不觉得,妾身该有个孩子了么?”

“急什么,”秦渊笑了笑,指尖滑到她汗湿的颈侧,“你我都还年轻。”

“过了今年便十九,转眼就二十了,哪里还年轻?”她轻轻挣了挣,语气里带着几分坚持,“趁着这年纪,不如多要几个,也好为夫君开枝散叶。”

秦渊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心头蓦地一顿——他忘了,古人的寿数本就短,二十岁在他们眼里,早已不算青春年少。多少官宦人家的妇人,二十岁便被唤作“黄脸婆”,临近三十,说不定已当了祖母。

可这般年纪,在他记忆里的后世,好些人还在校园里读书呢,这个年纪刚刚过了青春期,还有好些还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撒娇。

还是朝代不同,一切皆是需要适应的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