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焦虑中度过一整天,接到最后一个电话,两个人迫不及待离开工厂,早早在汽车站门口等着。
一天往返珈城与句吴中巴车很多,不到半个小时有两辆车入站。
两人掐着表计算中巴车抵达时间,时间快到,两人不约而同眺望远方,那辆写着“句吴”中巴车出现的瞬间,两人往前走了几步。
入站口车流人流量大,中巴车司机缓行。
从车窗内看到父母站在外面等着,钱绾整个人趴在车窗上,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们安全到家。”
而她坐在她身边的钱誉,无奈的抓住她的后衣领,不准她的头探出车窗。
中巴车进站,车门打开,乘客陆陆续续下车,四姊妹告别司机和售票员下车,杨双与钱桥在车下等候多时。
在没有父母陪同下独自从珈城到句吴,这一天四个人成就感满满。
特别是钱誉,他年纪最大,承担的责任最多,中间发生不少小插曲,四个人有商有量,无伤大雅处理。
一家六口没有直接回家,转而去了海鲜店。
四个孩子独立多值得纪念,必须吃一顿好的。
来了珈城一家人完全受到珈城人民影响,有事没事找个借口,庆祝一下,在外面吃一顿大餐。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最开始的警惕,一天五个电话,到后面的一天三个电话,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在进步。
八月三十一号,全国家长张灯结彩,欢庆开学。
钱桥和杨双早早分配好各自工作,杨双带着老大就近报名,而钱桥则带着三个小的报名。
起初老二、老三没有任何问题,排队、交钱、拿收据、结束,两套程序走下来不过不到一个小时。
轮到小老幺,问题来了!
“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上小学。”
“我是大朋友,不要和小屁孩一起上学。”
钱绾双手死死抱住幼儿园铁栅栏,似乎不愿意进去,钱桥想了很多办法,始终没能让她松手,担心伤到孩子不敢使劲。
站在他身后的钱敬摸摸自己的鼻子。
站在他身边的钱温小声问:“你干的?”
他嘿嘿一笑。
闻讯而来的邓图走过去,帮着劝:“绾绾,邓老师很想你,你不想邓老师吗?跟着老师去报名,好不好?”
钱绾哽咽地说:“邓老师我也想你的,但我不能因为你,一直读幼儿园,我要长大,你要学会独立,知道吗?”
邓图嘴角抽搐。
双方僵持不下,杨双带着结束报名的钱誉找过来,小老幺不知又怎么抱着铁栅栏不愿意松手,三四个老师以及丈夫在附近劝说。
“小哥说,四岁半继续上幼儿园是笨蛋,我不要当笨蛋,我是聪明蛋。”
一句话好不容易说完,又开始哭了起来。
“我不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