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闻言皆后背发凉,暗自庆幸方才的决定。
\"即日起,此城划归诸位驻守。\"李沐朗声宣布,\"朝廷会定期拨发军饷物资,助诸位在此建立营地。\"
\"感谢您的宽容,我们愿归顺大唐,往后定当忠心侍奉陛下,绝无二心。只盼您莫要忘记今日承诺,愿我们永结盟好。\"听到李沐的言语,众人立即跪伏于地,郑重宣誓。
听闻众人表态,李沐欣然展颜:\"诺言必将兑现。随我建功立业,我必助诸位壮大实力。待我们一统大陆之日,尔等皆是大唐肱股之臣,定当厚待。\"
他环视众人,声若洪钟。此刻整座城池已尽在掌握,其余十五六人亦恭敬上前行礼。先前展现的手段已令他们心服口服,再无半点异心。
\"不必多礼。从今往后,你们便是我的手足兄弟。此城交由诸位治理,待将来天下归一之时,再归还于我。\"李沐含笑道。虽未言明,众人皆明其意。
众人闻言俱是一震,未料李沐竟将如此重镇相托。心思电转间,他们深知这是难得的机遇——若非对统领之才胸有成竹,岂会这般慷慨?
\"陛下放心,我们必定竭尽所能,绝不辱没大唐威名。\"众人齐声应诺。
李沐颔首:\"且去准备行装。待安排妥当,便迁往城外山林驻扎。\"此刻他心怀畅意,眉宇间尽是喜色。
却见众人面露迟疑。他们原以为会被安置在安全之地,不想竟是临近险境的郊野。为首者忍不住进言:\"陛下,此处恐有凶险,若遇变故......\"
\"无妨。\"李沐从容摆手,\"此乃大唐疆土,谁敢造次?有朕在此坐镇,必保诸位周全。\"
见众人仍惴惴不安,他又补充道:\"况且朕手握万余精兵,皆是大唐最骁勇善战之士。普天之下,除朕之外无人能调动此军。\"
这番话终使众人安心行礼告退。转身时,他们眼中燃起炽热的希冀——仿佛已预见自己追随明主,成就霸业的那一日。
晨光穿透云层,为城墙镀上金边。李沐负手立于城楼,望着正在整装待发的部众。他深知这些归顺者将成燎原星火,助他实现宏图伟业。远处林鸟惊飞,恰似乱世风云变幻。此刻的李沐,正如那蓄势待发的猎鹰,静待扶摇直上九霄的时机。
“主上,这几人如何处置?”待众人散去,阿龙上前恭敬地请示。
李沐随意挥手道:“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不必在意。先回宫再议。”说完便打发众人退下。这些侍从既无修为,又无才干,留在身边反倒累赘。
见部下纷纷退去,李沐径自步入大殿,稳稳坐上龙椅。
侍立在侧的阿虎见状,忍不住拱手询问:“如今您贵为大唐天子,不知何时举行登基大典?”这番话道出了在场众人的心思。虽说个个都暗自觊觎那个位置,却也明白自己绝无可能染指。
殿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李沐。
“这皇位本就是暂代。”李沐唇角微扬,“若非父皇与诸位老臣拥戴,我也坐不上这个位置。待荡平北魏,收复全境,才是正式登基之时。”语气虽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半年来连克北魏三分之二疆土,这般战绩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主上圣明!”阿虎满脸钦佩地躬身,不再多言。
——
“传李元哲、周玉玲。”李沐忽然对身后的张文浩吩咐。
不多时,二人匆匆入殿。
望着端坐龙椅的李沐,李元哲与周玉玲难掩激动。尽管早已知晓此事,亲眼见到昔日同伴执掌皇权,仍觉恍如梦境。
“臣等叩见陛下!”二人郑重行了大礼。
“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李沐笑着抬手。
周玉玲却道:“虽说君臣有别,但私底下还望许我们如从前那般相称。”
“准了。”李沐颔首,“本就是一家人,不必拘礼。”
李元哲趁势提议:“不如今夜设宴庆贺?正好犒赏三军。”
“此言甚妙。”李沐抚掌笑道,“那便大摆筵席,与诸位同乐!”
李沐微微颔首,示意李元哲落座。待他坐定,李沐开口道:\"元哲兄,宴席散后诸位有何打算?可愿留在大唐?如今你已自建势力,又有家室牵绊,无须再为我分忧。不如就留在此处,替我治理大唐,意下如何?\"言语间透着殷切。
他素来器重李元哲的才干,更欣赏其过人的实力。若得此人坐镇,对大唐裨益良多。李沐存了栽培之心,不仅因其能为,更望其有朝一日继承大统——如此既可保李元哲不受欺侮,又能延续大唐基业。
沉思片刻,李元哲拱手道:\"陛下容禀。此事我夫妇早有计较,决意自立门户,在外开创一番天地。恕难继续侍奉宫闱。\"
原来他与周玉玲早已商定此事。自大唐易主以来,外姓之人再难立足朝堂。以如今国情,断无可能抗衡超级强国。自立门户,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李沐闻言眉头紧锁。这番说辞令他始料未及——若放虎归山,日后朝局恐生变故。总不能让昔日重臣屈就侍卫之职,那还不如......
\"元哲兄此言何意?可是嫌朕安排不周?\"李沐肃然道,\"留你在侧,岂是让你做个寻常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