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照样运转!(2 / 2)

\"世家...怎会变成这样?\"魏徵暗自叹息,\"千百年的家学教养,难道都已荡然无存了吗?\"

更令他痛心的是,蓝田县令绝非个例。此番清查关中官场,曝出的种种恶行简直骇人听闻——贪赃枉法、强占民田、 民女,几乎是家常便饭。放眼各地父母官,能守住本分的已是凤毛麟角!

相比之下,寒门出身的官员虽也有害群之马,但数量远不及世家子弟。这让魏徵对世家彻底心灰意冷。

\"这样的世家, 也是咎由自取!\"

\"从今往后,我魏徵只效忠陛下,为大唐百姓谋福。至于世家之事,再不过问!\"

就在满朝激愤之际,随着圣旨颁下,刑部官员立即四散而出,奔赴关中各地拿人。管你是哪家子弟,只要罪证确凿,一律捉拿下狱!

------

蓝田县令正搂着美妾 作乐,突然闯进的甲士惊得他魂飞魄散。

\"大胆!\"

话音未落,赤身 的县令已被一脚踹翻。冰冷的刀刃架在脖子上,吓得他瑟瑟发抖。

\"押走!\"

转眼间,这个昔日作威作福的县太爷就被扔进囚车,只裹着件单衣狼狈而去。

与此同时,关中各州县纷纷传来官吏 的消息。百姓们看着这些鱼肉乡里的 被押解过市,无不拍手称快!

在关中蓝田县,县令被长安派来的士兵闯入府邸逮捕,引发全县震动。

\"苍天有眼!这狗官 百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今日总算伏法了!\"

\"听说他霸占民女三十七人,囚禁在府中作乐!\"

\"该千刀万剐的禽兽!\"

\"唯有以命抵命,才能告慰亡魂!\"

百姓们群情激愤,争相向囚车里的蓝田县令投掷 。囚车中的县令尚未反应过来,已然狼狈不堪,歇斯底里地咆哮:

\"放肆!\"

\"我乃博陵崔氏子弟,尔等岂敢如此!\"

\"这群贱民竟敢......我要你们 !\"

他仗着世家背景肆无忌惮,在任期间鱼肉乡里。百姓虽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如今李二整治关中吏治,终将其绳之以法。

见其仍不知悔改,民众怒火更甚, 如雨点般砸向囚车。

\"死到临头还敢猖狂!\"

\"不杀此獠,难平民愤!\"

面对滔天民怨,县令终于胆寒,蜷缩在囚车角落不再言语。他百思不得其解:朝廷为何敢动崔氏之人?

\"莫非崔氏威名已不足恃?\"

\"还是朝廷决心与世家决裂?\"

\"定是长安那个姓李的小子蛊惑圣听!\"

此刻在大唐世家中,李沐之名已令各族闻风丧胆。正是他屡次重创世家,使朝廷得以扭转局势。如今李二方能放手整饬吏治。

百姓们不知其中曲折,只知圣明天子惩治 ,纷纷向长安方向跪拜:

\"陛下明察沐毫!\"

\"真乃旷世明君!\"

这场整肃震动关中,百姓拍手称快,世家则如坐针毡。

博陵崔氏祠堂内,族长崔宗山听闻禀报,面色陡变:

\"什么?蓝田县令被拿了?\"

蓝田县的县令,是崔宗山的侄子。

------------

崔宗山的怒火并非个例,诸多世家同样愤慨不已。

朝廷大规模清洗关中世家官员的举动,令所有世族坐立难安。他们明白,若不奋起反抗,今后世族在朝堂眼中将毫无分量,任人宰割。

世家子弟被逐出官场,意味着逐渐远离权力核心,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点,凡是清醒的世族中人,皆难以接受。

清除世家官员或许仅是开端,后续尚不知有何手段等着他们。

崔宗山愤怒之余,更感到深深的恐惧。他清楚,仅凭博陵崔氏一家之力,绝无可能对抗朝廷决心。唯有联合所有世族之力,方有一线生机!

\"即刻联络各世家主事者,齐聚长安向朝廷 !\"

\"大不了玉石俱焚!\"

于是各地世家掌权者纷纷向长安聚集,意图联手 李世民的行动。这一切,自然未能逃过皇帝的耳目。

......

长安城,太极宫内。

李世民端坐龙椅,听闻房玄龄奏报后勃然大怒。

\"世家!尽是大唐蠹虫!\"

\"纵容如此多祸国殃民之徒,不思悔改便罢,竟还敢结党胁迫于朕?\"

\"当真不知死活!\"

先前清查关中世族官员时,查出诸多 污吏,虐民之徒。如蓝田县令这般鱼肉乡里者不在少数,当时便令李世民怒不可遏,下令缉拿归案。

如今这些 背后的世家非但不思己过,反而企图联合对抗朝廷律法,这是李世民绝不能容忍的。他目光如冰,眼中怒火燃烧。

\"朕未追究尔等包庇之罪,尔等反倒主动挑衅?\"

\"莫非以为朕的刀锋不利?!\"

昔日因大唐根基薄弱,不得不依赖世家支持,李世民屡屡忍让。即便明知世族横行无忌,动摇国本,也只能隐忍不发。

就如长安粮价之争,虽已大获全胜,却仍不敢将涉案世族尽数处决——那将导致局势彻底失控。

但今日,李世民不愿再退让。

\"区区世家何足道哉!\"

\"大唐离了你们,照样运转!\"

\"甚或更上层楼!\"

李世民钢牙紧咬,决意与世家斗争到底。这一次,他要彻底粉碎世族气焰,将其永远踩在脚下!

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国库充盈,无惧对抗。百姓安居乐业,民心所向,朝廷威望如日中天。如此形势,若再畏首畏尾,才是真正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