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必亲自前往(2 / 2)

负一人二甲,战马早已力竭。

程咬金勒缰下马,众人急忙卸其甲胄,又将马铠拆下。

卸去重负,战马却瘫软倒地,气息奄奄。

李二目露痛惜,摇头叹息。

\"终究跑过了头!\"

\"此御马已无救,可惜一匹良驹!\"

果然,不多时,战马抽搐数下,气绝身亡。

此等骏马,李二手中亦不多得,竟被活活累死,足见人马俱甲对战马负担之重。

\"李靖,此番试骑,战马支撑多久?\"

李靖早有计算,立即答道:\"回陛下,仅大半个时辰。\"

\"重骑虽强,却需谨慎使用,唯有决战之时,方可放出冲锋,一击破敌!\"

李二微微颔首,并未失望。

\"半个时辰,足矣!\"

\"纵有十万大军,亦难挡铁骑冲锋之势!\"

\"朕得此重骑,终可正面与一较高下!\"

他眼中战意炽盛,仿佛已见铁骑碾碎敌阵之景。

此刻,他信心倍增,愈发渴望挥师远征。

\"段纶,此等铠甲耗费几何?以大唐之力,可造多少?\"

段纶略作思量,禀报道:\"铁矿丰足,炒钢法亦能产精钢,然冶炼耗时费力,难以速成。若全力赶制,三月可造千副人马之甲!\"

李二按下心中的激动,微微眯起双眼。

\"如此说来,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李小子提起的高炉了!\"

\"只要高炉建成,便能源源不断产出铁料,铸造这等精良铠甲!\"

此刻李二终于记起李沐曾描述的高炉景象,内心愈发迫切想要见证炉火熊熊、铁水奔涌的壮观场面。

\"来人,速传杜如晦!\"

——

长安城,新唐书铺门前。

一袭便装的杜如晦驻足仰首,目光落在鎏金牌匾上。

\"'新唐'二字,气象万千,好个店名!\"

踏入书铺,杜如晦环顾四周,但见书架绵延如林。

\"不愧是书圣手笔,当真是汗牛充栋。\"

行至柜台前,见李沐正捧卷细读,旁边小翠低头打着算盘。杜如晦轻声唤道:\"小郎君,别来无恙。\"

李沐抬眼见来人,展颜笑道:\"老杜?可是来购书?\"

\"府上早已将贵铺藏书置办齐全。\"杜如晦摆手,随即正色道,\"今日奉家主之命,特来商议高炉事宜。\"

\"如今铁矿均已到位,工部库房堆积如山,煤场亦开采多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沐合拢书卷,从容应道:\"既然原料齐备,高炉随时可建。\"

\"选址可曾定下?\"

杜如晦胸有成竹:\"渭水下游,距长安城三十里。\"

李沐转身对小翠嘱咐:\"铺子交给你了。若遇麻烦,先保全自身,再寻天策府相助。\"

小翠郑重点头:\"公子放心。\"

不多时,二人策马出城。渭水河畔视野开阔,水运便利,正是冶炼绝佳之地。

铁料紧缺,但炼制所需的资源充足,唯有污染问题难以避免,这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代价。李沐审视选址后赞叹不已,询问幕后建议者。杜如晦直言此处由精通风水的李淳风选定,李沐立刻心领神会。确认选址后,李沐迅速着手建造,指挥工匠按照图纸施工。他信心十足地承诺半月内完成高炉建设,杜如晦全力配合,授予他最高权限。

与此同时,世家联合行动,迅速收购市面上的铁料,导致关中地区铁料短缺。他们甚至以高价收购百姓的铁制农具,部分乡民为利益所惑,出售了耕作工具。

长孙无忌察觉异常,火速入宫禀报。他向李二详述了铁料短缺对农耕的影响,并指出世家将责任推给朝廷。李二震怒,认定世家蓄意破坏,意图削弱朝廷威信。虽愤怒至极,但他深知当前不宜与世家正面冲突。长孙无忌也劝其暂忍,待国力稳固后再行处置。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改写这段文字,保持原意不变但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

名门望族比天子更了解当前形势,明白朝廷正在逐步积蓄实力。

而他们却正是利用这个时机,给予王朝沉重一击。

\"可恶至极!\"

\"铁料供应不足,平民百姓无论是耕作所需的锄头镰刀,还是日常使用的针线厨具,都极为匮乏。\"

\"若因此影响农耕,大唐勉强恢复的元气必将消耗殆尽,甚至会让黎民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热!\"

\"这分明是断根绝源之计,阴险毒辣!\"

天子看透了世家大族的阴谋,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然而,这位 并未完全绝望,因为他心中仍存有一丝希望。

\"杜爱卿何在?\"

\"朕命他前往李公子处查看高炉建造,现今进展如何?\"

没错。这线希望正是李沐主持修建的高炉及渭水炼铁工场!

依李沐建言,渭水沿岸区域被划为特别机构,即渭水铁厂。

这将是大唐首座标准的工业作坊,首个大型冶铁基地。天子对此寄予厚望。

房大人已呈报过高炉与铁厂建设正加速推进,只是具体完工时间尚未确定。

\"若高炉真如那小子所言日产生铁两万斤,眼前困境立时可解!\"

\"大唐安危,又一次系于这小子身上了!\"

感慨之际,立即差人传召杜如晦询问详情。

作为君王,要见臣子自然不必亲自前往。

不多时,内侍便将杜大人引至御前。

此刻的杜卿灰头土脸,仿佛刚从炭窑钻出,甚是狼狈。

\"微臣拜见陛下!\"

\"陛下急召,臣未及整理仪容,望陛下恕罪!\"

君臣之间情谊深厚,岂会因这等小事见责?

相反,天子对这位重臣更是关怀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