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李秀宁:……
单婉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说。她突然发现李世民想当皇帝,哪怕李阀造反成功,夺得天下,李世民还有一道坎过不去,那就是他的兄长李建成。
“我就当你想当皇帝了。”郭襄道:“若是李公子当了皇帝,你准备怎么施政?”
李世民见陈留并没有阻止郭襄向他发问,便暗自思索这是不是陈留对他的考验?若是通不过,陈留便不会助他?
李世民沉默了半晌,便斟词拙句的说道:“假如,我是说假如,我有幸当上皇帝的话,那么我定然会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保障农民的土地,租庸调税制,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文帝的三省六部制还是很不错的,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相权过于强大,还可以让朝廷的行政体系运转得更加顺畅。”
“同时改革科举,增加考试科目,以科举来提拔人才,避免朝廷的官职被门阀世家垄断……”
李世民说了许多行政举措,而且越说越顺畅,看来他早就已经开始考虑等他当皇帝之后,该如何行政了。
郭襄微微有些诧异,若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真的能如此行政,那么他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陈留对此倒是不意外,李世民若是没有才能,他在历史上就不可能开启一个盛世,同时还被外族尊为天可汗了。
不过李世民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人,他还脱离不了封建的那个圈子。
郭襄点了点头,实事求是的道:“如果李公子能实行你说的举措,确实不失为一位明君。不过我曾听我家夫君说过一个王朝有三百年一轮回的规律。”
“三百年一轮回?”李世民有些疑惑。
郭襄道:“每一个王朝,在初期时,国家经过战乱,人口大减。这个时候百姓的数量会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数量。王朝初立后,只需要把土地分给百姓,不去管他们,大多都会出现一个盛世。”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人口便会逐年增长……”
郭襄把陈留与她们说的王朝三百年一轮回的论调搬了出来,道:“若是按照李公子的施政举措进行下去,李家王朝最多也不过三百年的国运。”
“到了王朝末年,王朝依然还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需要再经过一次战乱,死掉无数人。等到人口数量又下降到一个极低的程度,新朝初立,利益集团重新洗牌,又会开启一个新的轮回。”
郭襄问道:“李公子有办法解决这个王朝三百年一个轮回的怪圈吗?”
李世民听到“王朝三百年一个轮回”的论调,精神忍不住一阵恍惚。李世民是一位很有见识的人,因此在他听了郭襄的话后,立即便意识到这个结论是正确,每个王朝基本上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
毕竟人口暴涨后,若是土地还是原来的那些土地,养活全国人就已经够难了,加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不反才怪了。
“这是陈公子给我的考题吗?”李世民看了陈留一眼,见他微笑喝茶,心中便不自觉的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