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仓?她去洛口仓做什么?”陈留有些诧异。
独孤凤笑眯眯的说道:“现在瓦岗军是我们的,洛口仓也是我们的了。”
有怜星的帮助,沈落雁不仅成功的掌控了瓦岗的军队,还在独孤凤的暗中配合下,亲自带兵攻陷了洛口仓,还先后打退了隋军的三次进攻,成为大隋中原地区势力最强、声势最大的起义军。
大隋天下的百姓饿殍遍野,但这不是大隋没有粮食,大隋的粮食极多,只不过不给百姓屁民吃罢了。
在历史上的大唐贞观二年,李世民曾经在朝会上提到隋文帝时期“仓库盈溢”,至隋末“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以此来批评隋文帝惜粮不赈,导致民怨沸腾。
在隋朝开皇年间,朝廷在兴建粮仓的同时,还在各地兴建了很多义仓,这也是在正税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苛捐杂税。义仓本来的目的是帮助穷苦百姓度过难关的,但是义仓不义,在灾荒年间朝廷从不开仓放粮。
据言,在开皇十四年间,天下大旱,百姓饿死者无数。杨坚痛哭流涕,可就是不开仓放粮,足见当时的义仓已经成为了皇家的私库了。
李世民这句话的原意是比喻隋朝因富足而亡?,强调治国需重民生而非囤粮,并非指唐朝实际继承了隋朝粮食。??
只不过李世民这一表述,被后世人断章取义,这也是后来“隋朝的粮食够唐朝吃50年”说法的由来。
其实在当时,受粮食储存技术限制(粟藏最长9年、米藏5年)和隋末战乱消耗的影响,隋朝粮食在唐朝建立时已所剩无几,唐朝初期反而面临严重粮食短缺。??
不过从李世民这句话当中,这也看得出来隋朝极其富裕,粮食极多。
隋朝各地的粮仓很多,储粮也极多,多者千万石,少者百万石。而洛口仓正是大隋的六大粮仓之一。洛口就在洛河与黄河交汇处,仓城周长二十余里,设窖三千个,单窖容量八千石,总储粮达到2400万石。
隋朝的度量衡承袭汉制,每石粟米约120斤。当时的士兵与农民等体力劳动者每日食粮约两斤多米,便能解决温饱问题,年需粮食720斤左右,也就是六石左右。以此来计算,光是洛口仓就能解决四百万人一年的粮食所需。
攻下洛口仓之后,沈落雁立即开仓放粮,无数百姓蜂拥而至,而沈落雁也趁机大肆扩充军队,让瓦岗军一下子从一万多人快速扩充到十余万人,而且现在还在以滚雪球般快速扩张。
因为瓦岗军的扩张速度太快,而且洛口仓作为大隋的漕运枢纽,其水路可通达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及大运河沿线,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不仅怜星还需留在瓦岗继续帮助沈落雁,连邀月都被喊过去了。
有邀月怜星这两位大宗师在,不仅可以震慑瓦岗军那些不愿意看到女人掌权的将领,还能帮沈落雁守住洛口仓,打退隋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