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是否有可能,找到一种方法,不是用魔力去“修复”,而是用更高层面的“认知”和“理解”,去引导、去“重构”那些错误的规则,让它们回归“正确”的轨迹?
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比直接修复魔力回路更加虚无缥缈。
但这是他目前唯一能看到的、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一线曙光。
他将这个模糊的想法告诉了马卡洛夫。
会长听完,沉默了很久,小小的身躯在宽大的椅子里显得愈发凝重。
“以‘认知’干涉‘现实’……小子,你知道这在魔法理论上意味着什么吗?”马卡洛夫的声音低沉,“这意味着你在试图触碰‘神秘’的领域,那是连圣十大魔导士都难以窥其门径的禁区。一个不慎,认知的偏差可能导致现实的彻底崩塌,比魔力暴走危险万倍。”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下方喧闹的公会:“但是……你的魔法本质,或许本就不同于常。‘概念重构’……这个名字,也许从一开始就暗示了这条道路。”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罗伊:“这条路,无人走过,也无从指导。你只能靠自己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未知的险境。你确定要继续?”
罗伊迎着他的目光,眼神平静,深处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会长。而且……我不想只做一个旁观者。”
马卡洛夫凝视他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
“好吧。公会图书馆对你完全开放。有任何需要,直接来找我。记住,小子,”他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在你拥有足够稳固的‘认知’之前,绝对不要尝试任何实质性的‘干涉’。否则,最先湮灭的,会是你自己。”
从那天起,罗伊更加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他阅读一切可能与规则、概念、存在论相关的书籍,从古代魔法哲学到现代炼金术基础原理,从星灵魔法的契约本质到失落魔法的规则烙印……
他的“概念视野”在这一次次的阅读和观察中,变得更加敏锐、更加深邃。他甚至开始尝试,在脑海中用意念模拟一些极其简单的、从古代文献中解读出的、关于“稳定结构”或“能量流转”的概念模型。
这个过程无形无质,不消耗魔力,只消耗心神。外人看来,他只是坐在那里发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意识深处,正在进行着怎样凶险而精密的推演。
偶尔,在极度专注的状态下,当他成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稳定运行的、微小的概念模型时,他会感觉到左手食指上的“静心之环”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以往单纯“稳定”的波动,那波动更像是一种……“共鸣”?
这感觉依旧转瞬即逝,无法把握。
但他知道,有什么东西,正在这看似毫无力量的“观察”与“理解”中,悄然孕育。
他失去了按部就班提升魔力等级的道路。
却或许,正走在那条直接通往规则本源、最为艰难、也最为接近世界真实面目的——重构之径上。
他的实力,无法用F到SSS来衡量。
他的“等级”,只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理解”的深度。
而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无人知晓。
他只知道,目光所及,皆是需要解读的“文本”;意识所至,皆是等待重构的“规则”。
这条路,他走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