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破庙里没人拜的神像(2 / 2)

话一出口,他自己的脸先红了,随即又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的妻子也低下头,小声说:“我也……我也那么想了。对不住。”

苏青竹摇了摇头,轻声道:“无妨。风雨之下,人人自危,有此想法,情理之中。”

老僧也宣了声佛号:“知错,认错,便是晴天。”

暴雨没有停歇的迹象,天色彻底黑透。

寒意从四面八方侵来。

小女孩冷得瑟瑟发抖,牙齿打战。

“我……我们没带多余的干衣服。”妇人抱着女儿,满心愧疚,“都怪我,出门时觉得天气好,就……”

“我这儿有。”苏青竹再次打开行囊,取出一件干净的灰色外衫。

这曾是她在玄门修行时的常服,质地普通,却很厚实。

这一次,妇人没有犹豫,立刻接了过来,迭声道谢,为女儿换上。

男人看着这一切,沉默片刻,忽然解开一个布袋,从里面抓出一把干粮,递给苏青竹和老僧:“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有些路上吃的干饼,两位恩人若不嫌弃,请用一些。我们一家四口,其实……其实只够吃两天的量了。”他坦白了家底,把那份窘迫和盘托出。

老僧接过一块饼,掰了一半,将另一半递还给他:“老衲食半块足以。留着给孩子们吧。”

苏青竹也只取了一小块,轻声道:“多谢。”

庙宇之内,再无猜忌。

四拨原本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在这座破庙里,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因几句笨拙却真实的坦白,缔结了一种脆弱而温暖的联系。

他们分享着有限的食物,用身体抵挡着从破窗灌入的寒风,那个小男孩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木雕小马拿出来,逗得妹妹破涕为笑。

苏青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她没有施展法术去修补屋顶,没有凭空变出食物和衣物,更没有展露身份,让他们跪拜叩谢。

她只是做了任何一个普通的、心存善意的旅人都会做的事。

她忽然明白了“我不在,才是我在”更深一层的含义。

林玄的“在”,是作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符号,让众生依赖、祈求、甚至扭曲他的本意。

而他的“不在”,则是将力量与责任归还给了每一个人。

就像此刻,没有神明显灵,没有救主降世,但一扇破门板,一件旧衣服,半块干饼,这些凡人自己拿出来的东西,汇聚在一起,便成了抵御风雨的“神迹”。

雨,渐渐小了。

东方的天际,开始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风暴过去了。

男人一家收拾好货物,郑重地向苏青竹和老僧鞠躬告别。

那妇人拉着女儿的手,让小女孩对苏青竹说:“谢谢姐姐的衣服,等我们卖了药材,就给您买一件新的!”

“不必了,”苏青竹微笑着摸了摸女孩的头,“路上小心。”

他们离开了,踏上了被雨水洗刷得焕然一新的山路。

老僧也站起身,将那半扇门板归位,对苏青竹合十行礼:“女施主,此番风雨,亦是修行。老衲也要继续云游了。”

“大师保重。”

很快,破庙里又只剩下苏青竹一人。

阳光穿透云层,斜斜地照进庙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

这一次,雨水洗刷的是尘埃,而不是人心。

苏青竹站起身,掸了掸衣角的灰尘,重新背起行囊。

她看了一眼那尊残破的山神像,仿佛看到它那半边塌陷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意。

她走出山神庙,踏入清晨的阳光里。

前路依旧漫漫,但她的脚步,却前所未有的轻快与坚定。

她不再是寻找答案的苏青竹,也不再是见证历史的苏青竹。

从今天起,她只是这万千行者中的一个,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片崭新的大地,用自己的双眼去看那一个个由凡人自己点亮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