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路是人走出来的(2 / 2)

谷中深处,那原本翻涌不休的草浪,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幅度,按照他们刚刚发送的节奏,起伏了三次!

一次不多,一次不少,清晰无比!

迷路的孩子们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他们明白了!

他们不是孤独的!

大地是会回答的,只要你敢先开口问它!

与此同时,在雾谷另一侧的边缘地带,一袭青衣的苏青竹正静静伫立。

她脚边的银丝草,正随着那交替往复的声波,如水波般优雅地摆动,草叶上的露珠在微光下折射出断断续续的光纹,仿佛一串神秘的密码。

她从怀中取出一页《问学录》的残页,上面记载着古代先贤关于方向与意志的诘问。

她没有去看那些文字,而是将目光投向深邃的雾谷,用一种近乎呢喃的语调,轻声诵道:“若天地混沌,方向失序,何以为继?”

她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话音刚落,脚下那片随声波摆动的银丝草,竟缓缓停止了无规律的晃动,所有草叶齐齐扭转,最终缠绕成一个指向东南方向的、清晰的弧线。

答案,就这么呈现在眼前。

但苏青竹并没有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任何人。

她只是弯下腰,用指尖在身旁的泥板上,细细地将银丝草缠绕成弧线的景象描绘下来,然后交给了身边一个前来探问情况的孩子,让他带回去给大家自行解读。

次日清晨,浓雾稍散,一个最顽皮的孩童兴奋地蹦跳到她面前,满脸通红地喊道:“苏先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根草不是在给我们指路,它是在问我们,我们自己想往哪里去!”

苏青竹的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是的,答案从来就不在遥远的前方,而在于你内心深处,那份决意迈出第一步的渴望与意愿里。

更高处,雾谷外围的山脊之上,林玄的身影如同一块沉默的岩石。

他遥遥望着谷中那星星点点的火光,以及那此起彼伏、富有节奏的爆炸声,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

这群孩子,竟然凭借如此简陋的工具,硬生生构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震语系统”。

他指尖微动,一股凌厉而精纯的气息蓄势待发。

那是他身为武侠界传奇“林刀”的本能,只需一个念头,他的“听风辨位”之术便能笼罩整个山谷,帮助孩子们将每一道震动波校准到最完美的状态。

然而,就在那股气息即将离体的瞬间,他又猛地将其收了回来。

不,不能这么做。

他缓缓蹲下,像个最普通不过的山民,抓起一把碎石,迎着风撒了出去。

石子在空中划出凌乱的轨迹,他却从中精准地判断出此刻谷内的气流走向。

然后,他捡起一块锋利的石片,在身旁一棵大树的树皮上,刻下了几个字——“响三次,停一息。”

做完这一切,他便悄然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不久之后,谷口传来的“问响雷”节奏果然发生了微调,变得更加清晰、更具穿透力。

他没有被看见,也不需要被看见。

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是那些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辟未来的孩子们。

而在凡人无法触及的更高空,赤罗的残魂正静静漂浮。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底深处那股微弱的命脉残结,在孩子们一次次的“提问”与“回答”中,被搅动得愈发狂躁,仿佛一头被激怒的困兽,正欲积蓄力量,发动毁灭性的反击。

换做从前,他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以雷霆之势将其镇压。

但此刻,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他将自己最后一点残存的意识,缓缓沉入大地,顺着那些盘根错节的林玄草根系网络,轻轻推送了一段尘封的记忆波动。

那不是力量,不是命令,而是一段节奏——一段昔日他麾下战魂军团在星空中巡天时,那整齐划一、永不停歇的行进节拍。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地底那股狂暴紊乱的震荡,在接触到这段记忆节拍后,竟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伴,逐渐放缓了挣扎,开始笨拙地模仿、同步……最终,所有的狂暴与混乱,都化作了一声悠长而深沉的低鸣,如同一声满足的叹息,缓缓消散于无尽的岩层深处。

黎明时分,第一缕金色的阳光终于刺穿了盘踞数日的浓雾。

雾气散尽,一条全新的、被无数双脚掌反复踩踏而压实的新土径,清晰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它从谷口出发,蜿蜒着穿过曾经令人畏惧的闭合草林,消失在山谷的另一端。

昨夜,无人记得是谁第一个迈出了那一步,但这条由无数次问询与应答、由无数双稚嫩的脚掌踩实的新路,安静地躺在晨光下,一端连着归墟熟悉的喧嚣,另一端,则笔直地刺向了南岭之外,那片从未有人踏足过的、被古老迷雾笼罩的陌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