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别回头,路在脚下写(2 / 2)

而此时,远在西陵琴冢方向,苏青竹正感受着大地的异常。

持续的低频震动从地底深处传来,让她一度以为是昔日被斩断的残存命脉丝在垂死反扑。

她心急如焚地赶赴现场,可眼前的一幕却让她彻底怔住。

震动的源头并非任何邪祟,而是无数新生的林玄草根系!

它们如亿万条不知疲倦的蠕虫,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穿透坚硬的岩层,缓慢而坚定地重塑着整个地域的地下结构。

更让她感到头皮发麻的是,在某些地脉交汇的节点处,泥土和岩石的裂纹,竟天然形成了一个个类似“问”字的图案!

苏青竹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将耳朵紧紧贴着地面。

她听到的不再是暴戾的反扑,而是一种充满生机与秩序的律动,仿佛一首宏伟的交响乐,正在大地的子宫中奏响。

良久,她缓缓起身,对着身后忧心忡忡的族人宣布:“这不是入侵,是扎根。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写大地的律法。”

遥远的玄门旧址外围,林玄如一个真正的幽魂,隐于林间。

他看着那些昔日的弟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师长,正带着新一代的孩童,在崖边焚香祷告,祈求着虚无缥缈的“共主降示”。

一片肃穆中,一个垂髫小童,趁着师长不注意,偷偷将一本写满了字的作业本投入了火堆。

火焰舔舐着纸张,发出“噼啪”的轻响。

“你干什么!”师长勃然大怒,一把将孩子揪了出来,厉声呵斥,“此乃敬拜先贤之圣火,岂能焚烧此等凡物!不敬!大大的不敬!”

孩子吓得缩着脖子,不敢言语。

林玄站在远处,心中微微一痛,却没有现身。

他明白,旧的惯性,不会轻易消亡。

返程途中,他在一块从山崖上崩落的巨大山石上,发现了一行用石子划出的稚嫩刻痕,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了渴望:“我也能当林玄吗?”

他凝视了那行字许久,许久。

最终,他没有落笔答复,只是伸出手,轻轻拂去了字迹上的石屑与尘土,任凭山间的风雨继续雕琢那句话。

他知道,真正的回答,早已不在他这里,而在归墟那千万双挖掘泥土、探寻新知的手掌里。

深夜,归墟小学堂的灯火依旧未熄。

一个结束了探险,正在奋笔疾书记录心得的孩子,忽然抬起头,满眼星光地问正在整理书籍的阿芽:“阿芽姐姐,你说,如果林玄大人看到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他会高兴吗?”

阿芽合上手中那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问学录》,没有直接回答。

她走到窗边,指向窗外在夜风中漫山遍野、轻轻摇曳的林玄草。

“你看,”她的声音轻柔而笃定,“每一阵风吹过,它们都在点头——不是因为记得谁,也不是为了感谢谁,而是因为,它们终于活成了自己的样子。”

就在这一刻,远在不知名群山深处的林玄,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停下了脚步。

他回望归墟的方向,那里灯火点点,宛如大地上的星辰。

月光清冷,他最后一次内视自己的身体,只见那曾贯通过去未来、连接诸天万界的璀璨晶尘,早已消失无踪,彻底化作了寻常的血肉。

它们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搏动,与风声、水声、草木生长的声音,汇入了同一个频率。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释然,有欣慰,更有祝福。

然后,他转过身,毫不留恋地踏入了前方的无尽密林。

身后,他的足迹迅速被飘落的枯叶掩埋,仿佛他从未出现过。

而在他前方,一条由无数破土新芽悄然拱开的林间小径,正蜿蜒着,无声地延伸向遥远的、尚在沉睡的黎明。

归墟的孩子们在庆功的喧闹后,很快又投入了新的探索。

那几双沾满了“活地图”的草鞋,被他们视若珍宝。

少年人的热血与好奇,让他们不再满足于已知的区域。

他们的目光,开始频繁地投向那片在归墟志怪传说中被描绘得凶险莫测、云雾缭绕的南岭山脉。

那张写在鞋底的泥土地图,似乎也隐隐指向了那个方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只有勇敢者才能读懂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