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没王管的日子(1 / 2)

崭新的秩序,如雨后春笋,在归墟焦黑的土地上破土而出。

三日期限已至,弥漫四野的战火硝烟终于彻底沉寂。

没有胜利的欢呼,也没有失败的哀嚎,幸存下来的百姓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发地走上街头,用最原始的力气,拆解那些曾象征着无上神权、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的残破神碑。

坚硬的石料被敲成碎块,垒成一座座简陋的灶台,升腾起数年来第一缕真正属于人间的炊烟。

妇人们将仅有的粮食倒入锅中,熬煮着香气扑鼻的米粥,那味道,比任何祭品都更让灵魂感到安宁。

天真烂漫的孩童,则捡起平整的断碑碎片,将其当作书板,用木炭歪歪扭扭地习写着刚刚学会的四个字——不立独主。

林玄就混在这片喧嚣而充满生机的人潮之中。

他身着粗布麻衣,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药篓,皮肤被草药汁染得微黄,看上去与一个常年奔波山野的采药人别无二致。

他走过一座新垒的灶台,恰好听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一边用勺子搅动着锅里的粥,一边对依偎在身边的孙儿轻声说道:“好孙儿,你记住了。从前啊,是天上的神仙管咱们的生死,一个不高兴就降下灾祸。从今往后,没了神仙,咱们自己给自己定规矩,活得才算个人。”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抓起一块碑石,更加用力地写下那四个字。

林玄的脚步微微一顿,一股暖流淌过心间。

他没有言语,只是默默从药篓中取出一株通体翠绿、叶脉间隐有流光闪烁的林玄草,趁着无人注意,轻轻放入了老妇人家门前的一只陶罐里。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融入人流,嘴角勾起一抹发自内心的弧度。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看到的世界。

与此同时,在归墟最中心的神殿废墟之上,苏青竹正盘膝而坐。

她的面前,整齐地摆放着七块刚刚从山体中开凿出的崭新石板,每一块石板上,都用利器刻画着截然不同的律法条文初稿,字迹锋锐,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她的周围,已经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南岭的矿工代表,肌肉虬结,手中紧握着那柄既能开山又能碎碑的巨镐,此刻却小心翼翼地用镐尖在地上划出自己对律法的建议。

东荒的农妇代表,不善言辞,便将随身携带的谷粒在地面上排成阵列,以收成和分配的古老智慧,阐述着她对公平的理解。

西陵那位双目失明的盲乐师,则用一根竹笛吹奏出或激昂或悲怆的音律,每一个音符的转折,都在校正着石板上律条的严苛与宽容。

新秩序的诞生,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争论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废墟的穹顶掀翻。

有人涨红了脸,主张将所有旧神殿的祭司及其附庸全部处死,以儆效尤;有人则情绪激动,认为律法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应该彻底废除,让一切归于自由。

苏青竹始终静静地听着,任由各种声音交织碰撞,却不做出任何裁决。

直到争吵声达到顶峰,她才缓缓抬起眼,清冷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我只问一句,若你的儿子犯了错,你是选择一刀砍掉他的手,让他再也无法犯错,还是耐心地教他,该如何正确地走路?”

嘈杂的废墟瞬间安静下来。

矿工放下了巨镐,农妇拨乱了谷粒,盲乐师的笛声也变得悠长而平和。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的戾气与偏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是啊,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引导。

共识,就在这片寂静中悄然成形。

在归墟之外的广袤边境,则是另一番景象。

赤罗率领着仅存的三百战魂,如一群不知疲倦的孤狼,游走在四界接壤的蛮荒之地。

他们的任务,是彻底清除那些由旧神权布下的、如同蛛网般纠缠在地脉深处的残余命脉丝。

这日,他们在北漠的风蚀地底,意外发现了一座隐藏极深的地下祠堂。

祠堂不大,却打扫得一尘不染,长明灯火光摇曳。

而正中央神龛上供奉的,既非远古神只,也非天地精怪,竟是一尊用整块黑曜石雕琢而成的林玄塑像,像前的香炉里,插满了燃烧殆尽的香根。

一名战魂当即就要拔刀,怒喝道:“头儿,又来了!刚推倒一个旧的,就有人想立个新的!”

赤罗的眼神也瞬间冰冷下来,浑身杀气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