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再迎春风(2 / 2)

数日后,一座宏伟城池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城墙高厚,绵延如山脊,城楼巍峨。

车队随着人流通过守卫森严的城门,进入了城内。

青石主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混杂在一起,建筑鳞次栉比。

周钰掀开车帘,望着窗外的繁华景象,眼神中既有惊叹,也有一丝紧张与茫然。

林照骑在驴背上,目光并无太多波澜。

相较于风雪庙的云海仙山,朱荧王朝的皇城气象,这浣花城的繁华,终究是差了一些。

行至一处街口,周钰让书童停下了马车。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走下马车,来到林照的驴前,拱手道:

“林小哥,我等这就准备前往城西苏府递上拜帖,不知林小哥接下来有何打算?若是不弃,可愿一同……”

林照不等他说完,便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周公子不必客气,我此行是来寻友的,与公子不同路,便在此别过吧,预祝周公子此行顺利,心想事成,或许他日公子大喜之时,我还能来讨一杯喜酒喝呢。”

周钰这次却坦然许多,也或许是一路上被调笑惯了,只是笑道:

“既如此,便不与林小哥同行了,这一路多谢照应,他日若有缘,定当备下薄酒,与林小哥把盏言欢。”

简单告别后,周钰主仆三人登上马车,一扬鞭子,马车向着城西方向驶去,渐渐汇入人流,消失不见。

林照目送马车远去,轻轻拍了拍胯下黑驴的脖颈,调转方向,向着城内行去。

他并未急着去寻找陈平安的踪迹,而是打算先安顿下来。

按照记忆中的信息,陈平安若已到梳水国,很大概率会遇到宋雨烧,他之后直接去剑水山庄便是。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条更为宽阔整洁的大街,街旁皆是气派的楼宇。

他抬头望去,只见前方一座装饰极为华丽的楼阁,门前车马簇拥,宾客盈门,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金字招牌——

“云水居”。

是浣花城中最负盛名的客栈。

林照驱驴来到客栈门前,立刻有眼尖的伙计迎了上来。

虽然见林照衣着普通,骑着黑驴,不似豪客,但并未流露出丝毫怠慢之色,满面笑容地招呼道: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要一间上房,清静些的。”

林照翻身下驴,随手将缰绳递给伙计。

“好嘞,客官里边请!”

伙计连忙接过缰绳,招呼另一个伙计将黑驴牵去后院好生照料,自己则引着林照进入客栈。

大堂内更是极尽奢华,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桌椅皆是名贵木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伙计直接将林照引至柜台。

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听闻林照要上房,又打量了他一番,便堆起笑容:

“客官运气好,今日天字甲号房刚好空着,是本店最好的上房之一,清静雅致,推开窗便能俯瞰半城景色,您看……”

“就这间吧。”林照点点头。

掌柜眼睛顿时一亮:“客官这边请,我带您上去!”

跟着掌柜上了三楼,来到走廊尽头一间僻静的房门前。

掌柜打开房门,侧身请林照入内。

房间极为宽敞,陈设典雅,地上铺着厚厚的绒毯,锦被软枕,桌椅茶几皆是精品,墙角博古架上摆放着几件瓷器摆件。

推开木窗,果然视野极佳,大半个浣花城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

“客官可还满意?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掌柜恭敬道。

“很满意。”林照点点头,“稍后送些你们店里的酒菜上来。”

“是,我这就去安排,很快便送来。”掌柜躬身退下,轻轻带上了房门。

林照走到床边坐下,心念一动。

两柄长剑悄然出现在身旁。

一柄墨色古朴,乃是【衔烛】。

一柄剑身布满细微裂纹,流光隐现,正是【飞光】。

同时,一块通体黝黑石头出现在他手中,正是那块斩龙台。

对于天下剑修而言,斩龙台是梦寐以求的宝物,向来有价无市,与养剑葫并称。

但林照的心湖乃是【飞光】的孕育之处,自然是天下第一等最佳的养剑之所。

且成就后天剑体后,他便察觉到身躯亦能温养佩剑,因此对养剑葫的需求反而不大。

林照盘膝坐于床榻之上,心念微动,【衔烛】与【飞光】便自行从身侧悬浮而起,落于置于膝前斩龙台之上。

无需林照刻意驱使,两柄飞剑便缓缓在斩龙台磨砺起来。

剑身与奇石摩擦,发出细微“沙沙”声,偶尔迸溅出如同星火般的光点。

林照垂眸内视,大部分心神沉入气海,引导着缓缓恢复的灵气继续滋养经脉,只留一丝神识关注着飞剑的磨砺过程。

“叮铃……”

窗外檐下悬挂的一串风铃,忽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轻响。

早已过了小暑,可人间依旧有春风。

春风拂过。

屋内原本淡淡的檀香仿佛冲散了几分。

林照睁开了双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转头望向窗前。

那里,原本空无一物的空气中,有点点如春日柳絮般的莹绿光点凭空浮现,继而迅速汇聚、交织。

最终化作一道略显虚幻的身影。

来人一身青衫儒袍,身形颀长,面容温润,双眸清澈平和,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然笑意。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与周遭的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令人心生宁静。

齐静春。

林照看着这道身影,脸上并无太多惊骇之色。

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那道虚影,躬身行了一个弟子礼:

“学生林照,见过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