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如飞蝗,二人急舞兵器格挡。李佳宁天璇剑划出一道紫虹,将数支箭矢斩断,同时左手连弹,几枚铜钱破空而出,击中三名弓手腕部。
\"走!\"李香林一枪逼退柳玄,拉着李佳宁向外突围。
眼看就要冲出重围,斜刺里突然杀出一队人马,为首者青衫长剑,竟是中原剑客打扮!
\"哪里走!\"那剑客一声清啸,剑光如匹练般卷来。
李佳宁挥剑相迎,双剑相交,火花四溅。这一交手,她心头一震——对方剑法精妙,内力深厚,绝非寻常之辈!
\"阁下何人?\"她厉声问道,\"为何助纣为虐?\"
剑客冷笑:\"小丫头也配问我名号?\"说着剑势一变,招招狠辣。
李香林见状,银枪如龙,直取剑客咽喉:\"陆明峰!果然是你这叛徒!\"
原来此人竟是昔年名震江南的\"青云剑\"陆明峰,后投靠赵无极,成为幽冥卫教头。
陆明峰见被认出,也不遮掩:\"良禽择木而栖。赵王爷天命所归,尔等螳臂当车,不知死活!\"
三人战作一团,柳玄又率众围上。眼看情势危急,李佳宁突然剑法一变,使出月溟所授\"玉箫剑法\",剑走偏锋,竟在陆明峰肩上划出一道血痕!
\"好剑法!\"陆明峰又惊又怒,\"你是月溟的什么人?\"
李佳宁不答,剑势更急。李香林则银枪横扫,逼退柳玄,高喊一声:\"撤!\"
二人趁机跃出包围,向关内疾奔。身后追兵不断放箭,李香林后背中了一箭,却咬牙不吭声。直到入关,才踉跄倒地。
\"香林姐!\"李佳宁急忙扶住她。
军医赶来查看,所幸箭上无毒,伤口虽深却未伤及内脏。包扎完毕,李香林已疼得满头冷汗,却仍坚持召集众将议事。
\"倭寇明日必大举来犯。\"她强忍疼痛道,\"柳玄、陆明峰这等高手都现身了,看来叛徒是倾巢而出。\"
杨烈忧心忡忡:\"关内粮草仅够三日,援军最快也要后日才能到...\"
\"无妨。\"李香林眼中闪过一抹锐色,\"我有一计,或可退敌。\"
她详细布置:命杨烈率五百精兵埋伏关左山林;雷虎带五百人藏于右侧峡谷;鹞子领轻骑二百,绕至敌后断其归路;其余人死守关隘。
\"倭寇远来,利在速战。\"李香林分析道,\"明日他们见关墙残破,必全力进攻。待其疲惫,伏兵齐出,可一战而胜!\"
众将听令而去。李佳宁留下照顾李香林,见她伤势不轻,劝道:\"明日你坐镇中军即可,冲锋陷阵交给我。\"
李香林摇头:\"为将者当身先士卒。这点伤算什么?当年我随父从军,比这重的伤都受过。\"
她谈起年少时随父亲李老将军镇守边关的往事,眼中闪着坚毅的光。李佳宁不由感慨:将门虎女,果然不凡。
次日拂晓,倭寇果然大举来犯。黑压压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关墙,当先数千人竟全是中原叛徒!
\"放箭!\"李香林银甲耀目,立于城头。
箭雨倾泻,敌军倒下一片,但后续部队踩着尸体继续冲锋。很快,云梯搭上城墙,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李佳宁天璇剑如紫电穿梭,所过之处,敌兵纷纷倒地。但敌人实在太多,守军渐渐不支。眼看一处城墙被突破,李香林银枪如龙,亲自杀到,硬生生将敌兵逼退!
\"杀!\"她一声厉喝,竟率亲兵反冲下城,直扑敌阵!
这一冲,倭寇阵型大乱。埋伏的杨烈、雷虎见信号,同时杀出。三面夹击之下,敌军开始溃退。
就在胜局将定时,敌阵中突然冲出数十名高手,正是柳玄、陆明峰率领的幽冥卫!这些人武艺高强,普通士兵难挡其一合。
李佳宁见状,飞身迎上陆明峰。二人剑来剑往,斗得难解难分。另一边,李香林独战柳玄,虽枪法精妙,但因背伤未愈,渐落下风。
危急时刻,关内突然响起震天战鼓!一面\"靖\"字大旗高高飘扬——靖王亲率大军到了!
原来靖王接到急报,日夜兼程,竟提前一日赶到。生力军加入,战局顿时逆转。柳玄见势不妙,虚晃一招就要逃走。
\"哪里走!\"李香林强提一口气,银枪脱手飞出,如白虹贯日,正中柳玄后心!
与此同时,李佳宁也使出绝招\"天璇九转\",剑光如轮,逼得陆明峰连连后退。最后一剑,竟将他长剑斩断,剑尖抵住咽喉!
\"降不降?\"她厉声喝问。
陆明峰面如死灰,突然狂笑一声,竟主动撞向剑锋!李佳宁收剑不及,眼睁睁看他血溅当场。
随着两大统领毙命,叛军彻底崩溃,倭寇也仓皇逃窜。鹞子率轻骑追杀十里,斩获无数。
战后清点,虎牢关守军折损过半,但歼敌近万,更击毙多名叛徒头目,可谓大胜。
靖王在关内犒赏三军,同时派出多路斥候,探查倭寇动向。傍晚时分,探马来报:倭寇残部退守明州港,似在等候援军。更令人忧心的是,海上出现大批倭国战船!
\"看来倭寇是铁了心要入侵。\"靖王沉声道,\"传旨沿海各州,严加防备。三日后,朕亲征明州!\"
李香林虽伤势加重,仍坚持请命:\"末将熟悉倭寇战法,愿为先锋!\"
靖王见她忠心可嘉,也不阻拦,只是叮嘱军医好生照料。李佳宁则被月溟叫去,传授了一套专克倭刀的快剑招式。
夜深人静时,李佳宁独坐城头,望着东方隐约的火光。她知道,更惨烈的战斗还在前方。但此刻她心中无比坚定——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身后百姓,纵使刀山火海,也要一往无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