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鬼引路(2 / 2)

马老三没办法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啐了口唾沫,哑着嗓子喃喃念叨:“爹,爷爷,老太爷……保佑儿子啊……”他不敢看那灯笼,斜着身子,朝着灯笼的侧前方迈了一步。

那灯笼幽幽地往前飘动了一点。

马老三心里一沉,果然是要他跟着。他咬着牙,硬着头皮,保持着侧向的姿势,慢慢地跟着那点移动的蓝光。

每走几步,他就忍不住瞥一眼。那灯笼引的路极其古怪,专挑难走的地方。一会儿绕过一个塌了半边的荒坟,一会儿又从两棵歪扭的老槐树中间穿过,地上的藤蔓不时绊他一个趔趄。有几次他差点跟丢,但那蓝光总会在他犹豫时稍稍停顿一下。

他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跟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祖辈,浑身都被冷汗浸透了。周围的坟包在惨白的月光下显得越发狰狞,像一个个蹲伏的怪兽。

那蓝灯笼引着他越走越深,最后在一片特别茂密的荆棘丛前停了下来。马老三也跟着停下,心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这鬼要把他引到这地方做什么。

那灯笼静止片刻,然后竟开始慢慢下沉,像是要沉入那片荆棘底下似的,光芒也逐渐暗淡下去。

马老三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被什么硬物猛地一绊,“噗通”一声摔了个结结实实。

他摔得七荤八素,手在地上乱摸,摸到的却不是泥土,而是一块冰冷梆硬、边缘齐整的东西——像是石头?他借着那即将消失的蓝光低头一看,魂差点飞了——那是一块残破的墓碑,倒卧在草丛里!

而绊倒他的,正是墓碑的基座。

那盏蓝灯笼,此时已完全沉入荆棘丛根部,倏地一下,灭了。

四周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只有风吹过荆棘的尖啸。

马老三连滚带爬地远离那块墓碑,瘫在一边呼哧呼哧地喘粗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惊魂未定地发现,周围的环境似乎有些眼熟。他仔细辨认方向,竟然发现,穿过前面那片稀疏的树丛,就是通往村里的小道!

那鬼灯笼……竟把他引出来了?

他屁滚尿流的跑回家里。第二天天蒙蒙亮,马老三带着一帮胆大的村民回到西岗子。按照记忆,他们找到那片荆棘丛,小心翼翼地拨开。荆棘丛后面,根本没有什么坟坑,只有那块倒下的破旧墓碑。

而就在墓碑旁边不远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塌陷下去的土洞,黑咕隆咚的,往外冒着阴湿的寒气。有人拿长竹竿往里探了探,深不见底。看那塌陷的痕迹,像是有些年头了,洞口被荒草和荆棘遮掩得严严实实。

若不是走到极近处,根本发现不了。昨晚马老三要是慌不择路地乱跑,极其可能一脚踩空跌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村里最老的寿公被请来,他眯着眼看了那墓碑好久,又捻着胡须听了马老三昨晚的经历(马老三省去了念叨祖辈那段,只说自己瞎摸出来的),半晌才缓缓道:“这碑……好像是几十年前看坟人老刘头的,他是个孤老头子,死得早,就埋这附近。解放后破四旧,所有墓碑都被城里来的红小兵砸了,老刘头的也不例外。他是个老实人,一辈子没干过坏事,就是孤苦伶仃的……兴许是看你走了死路,心好,提灯给你照个生路?”

马老三没说话,心里却怦怦直跳。他后来偷偷备了水酒香烛,回到那倒下的墓碑前祭拜了一番。不管那晚引路的到底是什么,是善是恶,他都后怕不已。

打那以后,马老三再也不敢天黑之后走西岗子,酒也戒了大半。有时深夜醒来,他仿佛还能看见那点幽蓝的光在眼前飘,冷寂,无声,却仿佛诉说着黄土之下,那些不曾消散的孤寂与执念。它们或许并无害人之心,只是以某种诡异的方式,固执地徘徊在阳间与阴界的模糊边缘,提醒着生者,这世间有些路,终究不宜在黑暗中独行。

村里的老人说,鬼引路,引的未必是黄泉路,有时或许是人心里的迷途。那些飘荡在荒坟野岗间的幽蓝灯火,与其说是索命的符咒,不如说是一种无言的警示,来自于那些曾被遗忘的亡者,他们以最后一点残存的意识,划下生与死之间那道模糊而危险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