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533章 天葬台旁的异域之婚

第533章 天葬台旁的异域之婚(2 / 2)

“我、我梦到我在参加一个宴会...”她哽咽着说,“有很多人围着吃东西...”

从那晚起,诡异的事情变本加厉。家具会莫名其妙地移动位置;门窗会在夜里自动开合;温度总会莫名降低;时不时会闻到一种混合着酥油和某种难以名状的气味。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开始在家里发现人体的碎片——一小片指甲、几根头发、甚至是一颗牙齿。

“这地方闹鬼!”卓玛崩溃大哭,“我们得搬走!”

扎西虽然也害怕,但考虑到买房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别胡说,可能就是一些自然现象。我们再观察观察。”

又过了几天,村里一位老人路过他们家,看到门框上挂着的经幡已经褪色,好心提醒:“年轻人,你们的经幡该换了,不然保护会减弱。”

扎西不以为意地笑笑,送走老人后对卓玛说:“迷信。这玩意儿就是装饰。”

那晚,扎西被压床了。他感觉有什么重物坐在胸口,窒息感让他惊醒,却动弹不得。黑暗中,他仿佛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围在床边,俯身看着他。

挣扎了不知多久,他才猛地坐起,大汗淋漓。推醒卓玛,她却咕哝着翻了个身——她的背上,赫然出现几道青紫色的手印。

第二天,两人终于决定去村里求助。几个村民听他们描述后,面色变得凝重,窃窃私语着“天葬台的亡灵”、“未安息的魂”等词语,却都不愿详细解释。

最后,一位相对年轻的店主告诉他们:“你们房子以前住的是天葬师多吉爷爷。他去世后房子空了很久。你们是不是动过房子里的什么东西?”

扎西和卓玛面面相觑。搬进来前,他们确实“清理”掉了一些“破旧”的物品,包括一些看起来老旧的法器、经书和一幅褪色的唐卡。

“那些可能是多吉爷爷用来保护房子的。”店主摇头,“你们最好请人来看看。”

通过店主的介绍,他们请来了村里的老阿婆白玛。年近八十的白玛阿婆是当地有名的修行者,皱纹如沟壑般布满古铜色的脸庞,眼神却清明如少女。

白玛阿婆仔细检查了房子的每个角落,最后停在卧室墙角那些深色痕迹前。她用手指沾了点放在舌上尝了尝,脸色顿时凝重。

“这是天葬台的泥土和...”她顿了顿,“生命的精华。”

扎西和卓玛顿时感到一阵恶心。

白玛阿婆继续说:“多吉爷爷是天葬师,他的工作是将逝者的身体奉献给秃鹫,帮助灵魂解脱。但他的职责不止于此——他还要安抚那些不愿离开的魂灵。”

她指着墙角:“这些痕迹是他在仪式后带回来的,是一种保护。你们清走了他的法器,保护就消失了。”

“那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些...”卓玛颤抖着问。

“魂灵被生者吸引,尤其是...”白玛阿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们,“那些沉浸在欲望中的生者。强烈的生命气息会像灯塔一样吸引它们。”

扎西和卓玛顿时脸红——他们想起来到这里的每个夜晚几乎都在缠绵中度过,甚至试过在房子里各个角落亲热。

白玛阿婆安排了一场法事。那天下午,她在院子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祭坛,点燃柏枝,撒上青稞,摇动铜铃,开始诵经。低沉而富有节奏的诵经声回荡在院子里,仿佛与天地共鸣。

随着诵经进行,扎西和卓玛明显感觉到周围空气的变化——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逐渐消散,光线似乎也变得明亮柔和。他们不由自主地跪下,尽管不懂经文含义,却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净化与安宁。

法事持续了整个下午。结束时,白玛阿婆疲惫地将一串古老的念珠挂在门框上:“现在平衡恢复了。但要记住,你们生活在生死边界,必须保持敬畏。”

她直视两人的眼睛:“你们取藏族名字,住在这里,就不能只把它当作游戏。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文化与责任,每一片土地都有其规则与灵魂。”

当晚,扎西和卓玛相拥而眠,数月来第一次没有恐惧也没有交配,只是静静地感受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第二天清晨,他们被窗外的声音唤醒。推开窗,看到一群秃鹫正在远处的天葬台上空盘旋,庄严而神圣,在朝阳下形成一幅永恒的画面。

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他们的文化体验游戏,而是真实的生活,与生死息息相关的生活。

“我们把那些法器找回来吧。”卓玛轻声说。

扎西点头,紧紧握住她的手。

远方的诵经声随风隐约传来,既是对亡者的超度,也是对生者的警示。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些界限不容逾越,有些规则必须遵守。而那些被冒犯的魂灵,终将在正确的仪式中找到安宁。

生死之间,从来不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