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悄悄睁开眼,借着月光,她看到卧室门不知何时开了一条缝,门外似乎有个黑影掠过。
她鼓起勇气,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门边。从门缝向外望,堂屋里似乎有个人影在慢慢走动。晓晓的心跳如擂鼓,她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门。
堂屋里空无一人。
但八仙桌上,白天被她清理干净的那块区域,现在放着一件东西——那个装照片和信件的盒子,盖子开着,最上面正是那张“姐姐”的照片。
晓晓感到毛骨悚然。她确定晚上把这个盒子收进了行李箱,还拉上了拉链。
她检查了所有门窗,都从内部锁得好好的,没有人进来的痕迹。
那一夜,晓晓把所有灯都打开,坐在堂屋里直到天明。
第三天,晓晓决定调查得更深入些。她重新检查那个旧盒子,仔细阅读每一封信件。在一封泛黄的信中,她发现了端倪。
这是外婆写给“姐姐”但从未寄出的信。信中写道:“姐姐,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原谅我,但我每天都在后悔。我不该因为嫉妒就破坏你的婚事...我只是太害怕孤独了,怕你离开我。”
晓晓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原来外婆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这或许解释了她总是带着淡淡忧愁的原因。
下午,晓晓在整理床底下的箱子时,发现了一个旧日记本。是外婆的日记,记录了她晚年生活的点滴。令晓晓震惊的是,最后几页的日期,竟然是外婆去世后的日期!
笔迹确实是外婆的,内容让人脊背发凉:
“今天又看到那个孩子了,她长得很像晓晓,但我知道不是。她总是躲在角落哼着我教晓晓的歌...”
“我试着和她说话,但她一靠近就消失了。她到底是谁?为什么总是出现在我的屋里?”
“我终于明白了,她是来找我的。为我曾经犯下的错...”
日记到此戛然而止。晓晓的手颤抖着。外婆去世后的日记?这怎么可能?
除非...除非外婆的鬼魂真的还在这里徘徊?或者有别的什么在冒充她?
当晚,晓晓做了个决定。她要在堂屋里假装睡着,看看会发生什么。
她布置好一切,关掉灯,只留一盏小夜灯,然后躺在沙发上假装入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晓晓快要真的睡着时,温度突然下降了。一股寒意弥漫在空气中,她感到毛骨悚然,但强迫自己保持呼吸平稳。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像是有人拖着步子慢慢走近。哼唱声也随之响起,比前几次都清晰:
“月亮弯弯像把镰,割不断思念长线...
星星点点像泪光,照亮回家路上...”
晓晓眯着眼,看到一个人影站在桌前。月光下,那身影模糊不清,但轮廓确实像外婆。身影伸出手,轻轻抚摸桌上的照片。
晓晓猛地坐起来,打开了手电筒。
光芒照在那身影上,晓晓倒吸一口冷气。那确实像外婆,但更令人恐惧的是,在光线下,这身影似乎是由灰尘和光线组成的半透明体,没有清晰的五官,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最诡异的是,这身影似乎也在惊讶,迅速向墙角退去,仿佛要融入阴影中。
“等等!”晓晓喊道,“你是谁?是外婆吗?还是...姨婆婆?”
身影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然后它——或者说她——缓缓摇头,伸手指向桌上的照片,又指向晓晓的心脏位置。
晓晓突然明白了:“你是...想让我知道什么?关于外婆的往事?”
身影点点头,然后开始慢慢消散,就像晨雾在阳光下蒸发。在完全消失前,晓晓听到一声清晰的叹息,那么真实,那么充满哀伤。
第二天,晓晓带着所有发现去了李奶奶家。听完晓晓的讲述,李奶奶沉默良久,然后说出了另一个被遗忘的故事。
原来外婆的姐姐小芳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因为婚事被破坏,那孩子生下来就没爹,实在养不活了,只能送人。外婆晚年一直试图寻找那个孩子的下落,但直到去世都没有成功。
“我想,你看到的可能是小芳的灵魂。”李奶奶说,“她不是来吓人的,而是想通过你完成小萍未了的心愿——找到那个孩子。”
晓晓恍然大悟。所有诡异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那哼唱声(小芳可能也从自己母亲那里学过类似的儿歌),对老屋的熟悉,对照片的关注...
回到老屋,晓晓感觉气氛完全不同了。那股阴森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她在柜子里又找到了一本地址簿,里面有外婆记录的一些线索。
晓晓决定延长假期,继续外婆的寻找。她手机电脑都会用,还在城里工作,所以门路比啥也不会的外婆和姨外婆多很多。她联系了可能的相关人士,发了无数邮件和电话。就在她准备离开村庄的前一天,接到了一个电话。
对方是一个中年男子,声音温和:“我是您联系的那家孤儿院的前院长。确实有您描述的那个孩子的记录。他父母死后,在我,孤儿院待过几年,后来被一家好人家收养,生活幸福。不过遗憾的是,他已经在五年前因病去世了。”
晓晓感到一阵失落,但还是问:“他...有后代吗?”
“有一个女儿。”前院长说,“需要我帮您联系吗?”
晓晓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虽然没有立即收到回复,但她感到一种完成使命的平静。
离开老屋的那天清晨,晓晓最后一次巡视每个房间。在堂屋的桌上,她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个装照片的盒子开着,里面那张“姐姐”的照片不见了。
晓晓微笑起来,眼中含着泪光。她知道,那个困扰老屋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安宁。
她拎着行李走出老屋,锁上门。阳光洒在院子里,温暖而明亮。晓晓不自觉地哼起那首儿歌,但这次,歌声里不再有恐惧,只有淡淡的怀念和哀伤。
“月亮弯弯像把镰,割不断思念长线...
星星点点像泪光,照亮回家路上...
亲人啊不论多远,爱永远在心间...”
晓晓的声音轻柔而坚定,随着晨风飘向远方,仿佛是与过去达成和解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