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穿越成潘金莲和武大郎相依为命 > 第112章 账本上的火与饺子里的暖

第112章 账本上的火与饺子里的暖(2 / 2)

“我有穿的。”潘金莲把软尺往他腰上围,“你要是冻病了,谁给我揉面?谁去挑水?”她故意板起脸,“快点,别耽误我包饺子。”

武大郎不敢再犟,任由她量完尺寸,转身却往灶膛里添了更多柴,火光映得他侧脸的皱纹都暖融融的。“俺多烧点水,给你烫烫脚。”他说,“你今儿站了半天,腿该酸了。”

潘金莲心里一软,低头继续裁布。剪刀划过布料的声音沙沙响,像春蚕在啃桑叶。窗外的风呼呼地刮,卷着雪沫子打在窗纸上,可屋里的灶火旺,案板上的饺子排得整整齐齐,连空气里都飘着香油的香气。

她忽然想起刚穿越时,看着这漏风的破屋,看着眼前这个矮小丑陋的男人,只觉得天塌地陷。那时候她连包饺子都嫌麻烦,现在却能一边算账一边捏花边,连武大郎都说她包的饺子“比城里酒楼的还俊”。

“大郎,”她扬声喊,“晚上多包点,给王屠户送一碗去,谢他昨天帮咱赶跑了无赖。”

“哎!”他应得响亮,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随之响起,像支欢快的曲子。

潘金莲拿起针线,往夹袄的夹层里塞棉花——那是她一点点攒的,白花花的,像天上的云。她缝得又快又好,针脚细密整齐,这手艺是穿越后练的,起初总扎到手,现在却比绣娘还熟练。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簌簌地落着,可屋里的灯亮着,灶膛的火暖着,针穿过布料的声音,和着远处的风雪声,成了这寒冬里最安稳的调子。潘金莲缝到领口时,忽然想起刚才管家灰溜溜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谁说女子只能依附男人?她靠着一笼笼烧饼,一本账册,照样能护着自己想护的人,过好自己想过的日子。

“媳妇,水烧好了。”武大郎端着个大木盆进来,蒸汽腾腾的,“快烫烫脚。”

潘金莲放下针线,看着他蹲在地上试水温,额角的汗珠混着烟灰,像幅乱糟糟的画,却让她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忽然觉得,这穿越或许是老天的眷顾,让她在这陌生的时代,遇到了这样一个笨拙却真心待她的人。

“大郎,”她轻声说,“等开春了,咱把隔壁的铺子盘下来,不卖烧饼了,开个小饭馆吧。”

武大郎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星子:“真的?”

“真的。”她笑了,“到时候你掌勺,我管账,再雇小石头当跑堂,让他读点书,将来考个功名,给咱挣个脸面。”

武大郎的嘴咧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使劲点了点头,转身往灶膛里又添了把柴,火光映得他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

潘金莲看着他的背影,低头继续缝夹袄。针脚穿过布料,把棉花牢牢固定住,就像她和他,看似不般配,却被这一天天的日子,缝成了密不可分的一体。

饺子下锅时,香气漫了满院。小石头揉着眼睛从屋里跑出来,鼻尖嗅了嗅,脆生生地喊:“婶子,饺子熟了吗?”

“快了。”潘金莲笑着捏捏他的脸,“去叫王婆过来吃,就说给她留了素馅的。”

武大郎在灶前捞饺子,蒸汽模糊了他的眉眼,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潘金莲忽然想起刚穿来时,他把卖剩的烧饼偷偷塞给流浪的小石头,被人撞见骂“窝囊废”,他只是嘿嘿笑,不还嘴。那时候她不懂,现在却明白了,这不是窝囊,是善良。

“媳妇,你尝尝。”武大郎递过来一碗饺子,热气腾腾的,上面撒着葱花,“咸淡咋样?”

潘金莲夹起一个咬了口,猪肉的香混着白菜的甜,在舌尖散开。她抬眼时,正对上他紧张的目光,像个等着先生打分的学童。

“好吃。”她笑着说,“比我现代吃过的任何饺子都好吃。”

武大郎没听懂“现代”是什么意思,却看懂了她眼里的笑,顿时咧开嘴,露出憨厚的笑来。窗外的雪还在下,可屋里的灯亮着,碗里的饺子冒着热气,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暖意。

潘金莲知道,往后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风雨,西门庆不会善罢甘休,街坊的闲话也不会断。但只要灶膛里的火不灭,手里的针线不停,身边的人还在,这日子就一定能像这锅饺子,热腾腾、香喷喷地,一直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