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媳妇,俺来扛(2 / 2)

潘金莲打开盒子,一股清雅的香气漫出来,比她用玫瑰花瓣做的胭脂好闻百倍。她蘸了点往颧骨上抹,转身问:“好看不?”

武大郎看得呆了,半晌才猛点头:“好看!比画里的仙女还好看!”

“傻样。”潘金莲笑着把胭脂盒揣进怀里,突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李都头的婆娘正叉着腰站在巷口,眼里的火能烧死人。

“好啊潘金莲,竟敢教唆外人欺负我儿!”她往前冲了两步,指着潘金莲的鼻子骂,“看我不撕烂你这张狐媚脸!”

潘金莲没躲,反而往前迎了半步。她知道这婆娘最在意脸面,故意扬高声音:“李娘子这话就错了,令郎抢王婆家孙儿的糖葫芦,可是半条街都看见了。倒是你,纵容儿子横行霸道,就不怕李都头的乌纱帽不保?”

“你胡说!”李婆娘气得发抖,扬手就要打。

“住手!”武大郎突然扑过来挡在潘金莲身前。那巴掌结结实实落在他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闷哼一声,却死死攥着李婆娘的手腕,“不许打俺媳妇!”

李婆娘被他眼里的红血丝吓住了。这矮子平时见了她就躲,今儿竟像换了个人。周围渐渐围拢了人,指指点点的声音越来越响,她终于撂下句“你给我等着”,灰溜溜地走了。

“你傻啊!”潘金莲拽过武大郎,掀起他的衣襟,后背已经红了一片。她眼眶发热,伸手往他腰上捶了一下,“明知道打不过,逞什么能!”

“俺不能让她打你。”武大郎的声音带着哭腔,却笑得傻气,“俺媳妇那么好,谁也不能欺负。”

潘金莲没再说话,拉着他往家走。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突然想起刚穿来时,对着铜镜里那张陌生的脸掉眼泪的日子。那时她总想着怎么回去,可现在看着身边一瘸一拐却笑得灿烂的男人,突然觉得,回不回去,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晚饭是潘金莲拿手的荠菜馄饨。武大郎捧着碗吃得呼噜响,突然抬头说:“媳妇,俺想好了,等攒够了钱,咱把隔壁的空屋盘下来,开个正经铺子。俺打听过了,那屋有后院,能支起大灶台,你想做多少饼都行。”

潘金莲往他碗里添了两个馄饨:“好啊,到时候让张秀才给题个匾,就叫‘金莲饼铺’。”

“不行不行,”武大郎急摆手,“得叫‘大郎饼铺’,俺是男人,该让你靠着俺。”

“傻样。”潘金莲笑了,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光跳了跳,映着墙上新贴的红剪纸——那是她教武大郎剪的,两个小人手拉手,丑是丑了点,却暖得让人心里发涨。

夜深时,潘金莲被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她摸黑坐起来,看见武大郎正蹲在灶前,借着月光磨擀面杖。那擀面杖被他磨得锃亮,一端还刻了个小小的“莲”字。

“咋不睡?”她轻声问。

武大郎吓了一跳,手里的磨石差点掉地上:“俺……俺想把这擀面杖磨得再光溜点,下次李婆娘再来,俺一棍就能把她的轿子打烂。”

潘金莲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的腰。他的腰不算宽厚,却能稳稳地撑起这个家。她把脸贴在他后背上,闻着面粉混着汗味的气息,突然觉得,所谓的好日子,或许就是有人肯为你磨一根擀面杖,哪怕他明明怕得手抖。

“别磨了,”她轻声说,“明天还要早起做饼呢。”

武大郎嗯了一声,却把刻着“莲”字的那端又磨了磨,像是在雕琢什么稀世珍宝。

窗外的月光淌进灶房,落在竹筐里剩下的芝麻饼上,也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潘金莲想,或许她永远也回不去现代了,但在这里,有个人把她的名字刻在擀面杖上,有群街坊愿意为她站出来,有一笼笼热乎的饼子等着出炉,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赖。

天快亮时,她被武大郎推醒。他手里举着个东西,献宝似的凑过来:“媳妇你看,俺用剩下的面团捏了个小像,像不像你?”

那面团捏的小人歪着头,嘴角翘得老高,手里还攥着个芝麻饼。潘金莲笑着接过,突然在小人脸上啃了一口——甜丝丝的,是她最爱的椒盐味。

“像,”她含混不清地说,“就是比我胖点。”

武大郎嘿嘿笑起来,晨光从窗棂钻进来,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竟比城里最精致的胭脂还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