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你来题诗一首……”康熙面带微笑,率先开口说道。
纳兰性德闻言,连忙站起身来,他轻咳了两声,似乎身体有些不适,但还是恭敬地应道:“遵旨。”
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纳兰性德身上,眼中流露出好奇和期待的神色。
毕竟,纳兰性德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令人赞叹不已。
纳兰性德微微躬身,然后缓缓走到大殿中央。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这也难怪,自从康熙二十一年冬天他跟随康熙东巡以来,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
那次东巡,纳兰性德抵达了吉林乌拉。
在那里,他奉康熙之命,前往雅克萨,以捕鹿为名,实则是在雅克萨周边进行实地探访。
这一路的奔波劳累,让他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
康熙二十三年,纳兰性德终于完成了使命,拖着病体回到了京城。
幸运的是,京城中名医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他总算是脱离了危险。
然而,他的身体却已大不如前,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纳兰性德作为康熙最为宠爱的臣子之一,本应备受重视。
可自从他从东北归来后,几乎就不再上早朝了。
众人都知道他身体欠佳,但康熙对他的宠爱却并未因此减少。
此次元旦,康熙特意设宴款待群臣,并点名要纳兰性德前来赴宴。
纳兰性德自然无法拒绝,只得强打起精神,来到太和殿。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顿饭还没开始吃,康熙竟然就要他作诗了。
纳兰性德站起身,在太和殿中踱步,随口念道: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识?
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好诗!好诗!”
“好词!好词!”
群臣们闻听纳兰性德的诗词,个个拍手叫好。
众人兴奋,然而康熙却一脸严肃:“此词上片咏雪花,下片写塞外,又以雪花自比,以女诗人谢道韫为知己,乃中华文学史上咏雪花的力作。”
“多谢皇上夸奖!”纳兰性德作揖说道。
接着,康熙伸手说道:“拿诗集来。”
太监拿过来一本诗集,纳兰性德看到后,脸色稍稍红润,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康熙打开诗集念道:“地域当长宵,欲言冰在齿。生不赴边庭,苦寒宁识此?草色霜气重,沙黄月色死。哀鸿失其群,冻翩飞不起。谁持《花间集》,一灯毡帐中。”
文武重臣听到这首词,纷纷摇着头咋舌。
康熙也感叹道:“边塞之苦,草色霜气重,沙黄月色死。哀鸿失其群,冻翩飞不起。想我东北将士,更是苦不堪言。”
其实这本诗集已经发行,康熙也是从市面上发现,购买回来的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