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这些人是你的同胞,”彭春指着那群俘虏,“你去告诉他们,大清皇帝有好生之德。顽抗者,如此地之尸;归降者,可活命,甚至有荣华富贵。我大清的威严,他们已经见识过了。现在,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清的仁德。让他们做出选择。”
“遵命,大将军!”
张诚走到俘虏们面前,用纯正的俄语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但在寂静的营地里异常清晰。
俘虏们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张诚先是描述了刚才战斗中藤牌兵的神威,告诉他们,这仅仅是大清军队的一种。
大将军身后,还有数万这样的精兵,以及能把雅克萨城墙轰成碎片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抵抗是毫无意义的死亡。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如何从一个阶下囚,因为归顺而得到宽恕,被皇帝赐名,分得田地和房屋,分配老婆,过上了比在西伯利亚当哥萨克好上千百倍的生活。
“……我们的沙皇把我们当成消耗品,扔到这片冰冷的土地上送死。而东方这位伟大的皇帝,却把我们当人看!”张诚的声音充满了感情,“活着,才有希望。是选择像条狗一样毫无价值地死在这里,还是选择归顺,像个人一样在东方开始新的生活,你们自己选!”
一番话下来,俘虏们原本死灰般的脸上出现了动摇。
他们交头接耳,最终,一名看似头目的哥萨克站了起来,扔掉了藏在怀里的匕首,跪了下来。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
彭春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
数日之后,彭春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押解着六十六名归降的罗刹兵,缓缓地返回瑷珲城。
这支队伍绵延数里,军旗飘扬,盔甲鲜明,好不威风!
而精奇里江口大捷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黑龙江两岸。
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为清军的胜利而欣喜若狂。
尤其是福建藤牌兵的赫赫战功,更是成为了边疆军民口中传颂的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
清军的这次大胜,不仅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当地的达斡尔、索伦、鄂伦春等民族的勇士们,纷纷来到瑷珲城,自愿加入到修城的队伍中来。
此时的瑷珲城,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千名军民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他们唱着欢快的歌曲,喊着响亮的号子,有的抬着沉重的石头,有的扛着粗壮的木头,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修筑城墙。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京城。
“太好了!太好了!”康熙看完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奏折以及彭春的奏折后,难掩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