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康熙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姚启圣的身影。
他不禁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若是姚启圣还活着该有多好啊……想当年,他刚刚担任提督时,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朕推荐了施琅。”
康熙的思绪渐渐飘回到了过去。
那时的姚启圣,虽然性格有些倔强,但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
他对施琅的赏识和推荐,让康熙对施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番考察,康熙发现施琅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于是决定将专征大权交给他。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康熙的预料。
施琅在得到专征大权后,并没有如康熙所期望的那样顺利收复台湾。
相反,他在战争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导致收复台湾的进程一拖再拖。
而姚启圣呢?
他不仅没有因为推荐施琅而得到康熙的嘉奖,反而因为一些琐事被康熙斥责。
多年来,姚启圣为了收复台湾可谓是殚精竭虑,可最终却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每当康熙想起这件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他知道自己对待姚启圣的态度有些不公,但作为一国之君,他又怎能轻易认错呢?
毕竟,皇上是不会有错的。
张强,对于康熙来说,这个人就如同一个陌生人一般,他对其了解甚少。
康熙与张强的初次相遇,是在一次微服私访的过程中,当时他偶然目睹了张强与彭春之间的一场激烈打斗。
而第二次见到张强,则是在八旗射猎的时候。
康熙凝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一次,朕是否能够信任那些罗刹人呢?”
他不禁想起了之前所见到的情景,用罗刹人去攻打罗刹人,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让人感到有些不妥。
次日清晨,早朝的钟声敲响,官员们纷纷入朝。
彭春身着二品武将补子——狮子图案的官服,步入朝堂,立刻引起了所有官员的关注,尤其是吏部的官员们。
他们对彭春这个人早有耳闻,也都知道康熙有意启用他,但谁也没有料到,康熙竟然会如此直接地赐予一个有罪之臣二品官职。
“诸位臣公,”康熙面色凝重地说道,“朕决定启用咱们大清开国五大臣董鄂氏·何和礼的曾孙彭春,任命他为攻打罗刹国的都统,领太子太保衔,率军出征雅克萨。”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惊愕,心中充满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