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1156章 如何与罗刹为敌

第1156章 如何与罗刹为敌(1 / 2)

彭春越说越气,满脸涨得通红,他瞪大眼睛,继续说道:

“我身为旗人,多次撞见他们的恶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跟他们约架都不下五六次了,可这些罗刹人就是死性不改,依旧我行我素!”

康熙静静地听着彭春的诉说,他的面色虽然平静,但内心却早已掀起了波澜。

他给予罗刹降人如此优厚的待遇,原本是出于“以夏变夷”的怀柔之意,希望能够感化他们,让他们融入大清的社会。然而,他却没有料到,由于监管不力,竟然会滋生出如此严重的弊病。

康熙不动声色地继续追问:“依彭大哥之见,对于京城内这些罗刹旗人,应当如何处置,方能根除此患呢?”

彭春缓缓地放下手中的酒杯,原本轻松的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微微皱眉,似乎在深思熟虑着什么,然后稍稍沉默片刻,条理清晰地阐述起自己的方案:

“金先生,依我之见,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恩威并施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彭春伸出一根手指,郑重地说道:“第一步,我们称之为‘分而治之,削其党羽’。”

他解释道:

“目前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同声同气,自然容易抱团闹事。所以,我们应该将他们分散开来,分别安插到满、蒙、汉八旗的各个佐领之中。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与我们大清的旗人混杂居住,相互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变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同时,要严厉禁止他们私下结党,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的人,绝不姑息,严惩不贷。只有这样,他们的势力才会被削弱,难以再形成气候。”

康熙听完彭春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意。他不禁暗自点头,觉得这个方法确实深得制衡之道,与他处理蒙古各部的思路不谋而合。

“第二步,可谓之‘教化为先,明其责权’。”彭春边说边伸出第二根手指,伸手指天。

他继续说道:

“对于这些人的子弟,我们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将他们强制送入八旗官学。在那里,他们将与我们旗人子弟一同学习国语和经史。通过这样的教育,要让他们深刻理解何为君臣之义,何为华夷之辨。要让他们们明白,旗人的身份并非特权,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彭春稍作停顿,接着说道:

“俸禄和田产乃是皇恩浩荡,赐予他们这些,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尽忠,而非用来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因此,应当设立专门的教官,负责考核他们的言行和学业。表现优秀者给予赏赐,而表现不佳者则要受到惩罚。如此一来,经过十年的时间,他们的后代自然会心悦诚服地归顺大清,与我们旗人再无差别。”

这一条建议显然说到了康易的心坎里。

他一直坚信,教化的力量远胜于刀剑,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征服手段。

通过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使其真正认同并融入到大清的体系中。

第三步,彭春的声音如同寒夜中的北风一般,冰冷而凌厉,透露出一股毫不留情的杀伐之气。